蜀漢先主劉備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也是勵志的。他從一介白衣到三分天下,靠的不止是智謀和運氣,更多的靠的是個人魅力。無論是關羽和張飛,還是諸葛亮等人,都心甘情願的跟隨他,那麼蜀漢那麼多的將軍裡,誰才是他的心腹大將呢?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會想到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那麼事實上是這樣麼?其實戎馬半生的劉備,最相信的心腹大將卻是另一個人。他的軍事能力和智謀都不低,才能更是遠勝一些人。他就是魏延。受小說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魏延是個腦生反骨的人,在武侯祠裡,有很多蜀漢政權的文臣武將,偏偏沒有魏延。
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魏延其實是後來居上,關羽,張飛二人是劉備最早的追隨者,也就是最早的股東,他們隨著劉備地位的提高,獲得更高的地位。而魏延的崛起則是在劉備稱漢中王后。三國時期,漢中的位置可謂極其重要,對於劉備集團而言,漢中是益州的咽喉,也是益州的屏障,漢中的得失關係到益州的存亡。
對於蜀漢集團而言,不亞於荊州的漢中,需要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來鎮守,當時的情況,關羽鎮守荊州,不可能回來,趙雲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劉備,黃忠年事已高,馬超雖然厲害,當時劉備對他不是很信任,這個時候理論上鎮守漢中最佳人選非張飛莫屬,當時出乎意料的是,劉備破格任用魏延,讓魏延任漢中太守。
劉備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請為大王吞之。正是這一番對話,讓劉備非常滿意,魏延也開始了鎮守漢中的歲月。魏延鎮守漢中十年,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三國誌》:「魏延鎮漢中,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到了姜維守漢中,他改變魏延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方針,放棄漢中外圍據點,採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到內部的做法。
對於姜維的此次調整,《蜀鑒》說,此乃重大失誤,為漢中失守種下禍根。由此可見,諸葛亮選拔的繼位人姜維的才能遠不如魏延,因為魏延守漢中15年,漢中固若金湯,沒有放一個敵兵進來。
蜀漢政權建立之初,劉備為了鞏固漢中地區,就派大將魏延前去鎮守,漢中是益州的北大門,也是決定益州存亡的根本,任用魏延不僅僅是因為魏延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他的信任。試想劉備手下的大將鎮守之地就可以知道:關羽鎮守荊州,張飛鎮守閬中,趙雲留在身邊,馬超,黃忠被雪藏,劉備對於重要官職漢中太守的任命,凸顯了對魏延的信任之餘,也證明了魏延是劉備的心腹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