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三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還師洛陽,或許是因為多年的征戰讓曹操身心疲憊,或許是關羽此前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讓他心驚膽戰,曹操在洛陽忽然一病不起,並因此重病不治,病逝於洛陽城中。世子曹丕聽聞這個消息後,當即從鄴城趕到洛陽繼位丞相與魏王之位。為了盡快的登基稱帝,曹丕從東漢末年時期綱紀紊亂的歷史中吸取教訓,為了迅速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裡,並穩定政權局勢,曹丕籠絡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勢力,並打擊異己勢力,同時他任命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御史大夫,還讓忠於曹魏的夏侯惇為大將軍,更是聯合孟達收復了上庸三郡。在此之後,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就此登基,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漢室因此而亡。
事實上,早在繼位魏王之初,曹丕就出台了兩項政策,一項就是廢除中常侍和小黃門,改設散騎常侍,他這樣做,就是要禁止宦官干政和宦人為官,從制度上剷除宦官干政的根源。而第二項則是採納了陳群的意見,確立了九品中正制,從而成功的緩和了曹氏與士族之間的關係,並因此取得了士族的支持,這為曹丕登基稱帝奠定了基礎。在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後,用人的權力從地方回歸到了中央。不僅如此,曹丕還在稱帝后堅持大權獨攬,他審理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同時他還剝奪藩王的權力,使得藩王的封地時常變動,同時也沒有治理權和兵權,而且藩王的舉動還會受到嚴格監視。可以說,曹丕接連實施數個新政,就是為了杜絕東漢末年宦官掌權,諸侯國作亂的教訓,後來曹丕有了士族的支持,他應該能建立一個穩定的魏國政權才對,但為何曹魏政權在當時並不長久呢?
曹魏政權衰弱得如此快,與士族有著極大的關係。當時士族興於兩漢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頂峰,同時衰敗於唐朝時期。在士族最為興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三十多個大小王朝交替興亡,並在此之中出現了八十多個帝王,而這一段時期不過短短三百六十餘年,也就是說,幾乎每四年多就能夠出現一個帝王,每十年就有一次王朝的更迭,正因如此,分裂、政變與改朝換代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常態。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士族就是新的封建貴族,他們在地方上擁有大量人口與土地,因此他們有私兵與塢堡,而且隨著他們權勢的不斷積累壯大,他們本能的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在他們頭上,畢竟一旦有了這樣的政權,這些士族的利益就會大幅度的減少。雖然曹丕與曹叡選擇了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而與士族合作,但也因此讓士族逐漸興盛,導致皇族受到了限制,因此在士族叛亂時,宗親勢單力薄,無力阻止外臣奪權。
更何況在推行九品中正制後,雖然用人權從地方收歸了中央,但也導致魏國的統治實權逐步被士族壟斷,如此一來,士族力量不斷強大,宗親勢力不斷減弱,在此消彼長下,這樣的政權自然不會是士族的對手,因此即便後來蕭家選擇重佛教對抗士族,北朝則靠諸個胡人的部落來抗衡士族,但只要士族還是強大的,就不可能建立起兩三百年的穩定王朝,正因如此,曹魏政權才會如此快的衰頹。
筆者認為,曹操用「抑豪強,重寒庶」的方式打壓了士族,但由於曹丕為了登基而重新重用士族,導致曹魏政權無法長久,實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