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袁紹的愛將朱靈,就不得不提起《三國誌》中對他的記載。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三國誌·徐晃傳》曾經記載朱靈、袁紹和曹操的故事:太祖之征陶謙,紹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曹操征伐陶謙時,袁紹讓朱靈率領三個營助曹操一臂之力。所有大將都往返回到袁紹身邊,唯獨愛將朱靈卻選擇留在曹營。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復何之?"
在袁紹和曹操倆人之間做選擇,閱人無數的朱靈一眼就明白。曹操胸懷大志才能卓越,不是袁紹所能匹敵的。
從軍隊力量強弱來看,當時的袁紹勢力和軍隊遠勝於曹操,且袁紹出生名門望族,口碑名聲在當時也首屈一指。
而朱靈卻在強弱懸殊的對決中,選擇了弱勢一方的曹操,陪著曹操征戰四方,屢立奇功。
按道理,曹操應該被朱靈的行為很感動才對。但是事實卻恰好相反,曹操不僅沒有感動,反而心懷怨恨。曹操命於禁奪去他的兵權,讓他成為於禁的小跟班。這段心路歷程在《三國誌·於禁傳》裡有明確的記載:太祖常恨硃靈,欲奪其營。
對於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曹操為何選擇不待見?深入分析,原因有三點。
朱靈非等閒之輩,其心可疑
朱靈是誰?他是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袁紹最看重的部將。此人有勇有謀,軍功無數,甚至在國難面前公私分明、大義滅親。就是這樣一個才情並茂又鐵面無私的人,讓一向愛才的曹操不敢重用,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的兩次背叛。
第一次背叛,棄家人而保城池。
早期,朱靈還是袁紹手下,卻與公孫瓚結下世仇,這個仇在鄃城大戰時矛盾激化。因為鄃城,清河人季雍背叛了袁紹改行投降公孫瓚,以挾持鄃城內的朱靈家人的方式誘降朱靈。朱靈望著城池大哭,說出流傳至今的一段話:大丈夫一出身為人效力,豈會再顧全家室!朱靈不顧家人生命,攻陷鄃城活捉季雍,後果是與自己的家人永遠陰陽相隔。
俗話說骨肉之情難以割捨,朱靈為了保國而捨棄家人的性命,留下公私分明的美譽。
通過這件事仔細琢磨便會發現,朱靈看似鐵面無私,實際上也反映出這個人心狠手辣,心硬如石。一個人在有勇有謀卻能棄血親不顧,這個人是有問題的。
對於生性多疑的曹操來說,此人連自己家人都不愛,怎麼可能會善待毫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呢?
很顯然,朱靈的背叛從放棄家人生命開始了。
第二次背叛,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正如故事的開頭,原本被袁紹派出去幫助曹操的朱靈,卻在關鍵時刻有去無回。帶著整支隊伍留在了死對頭的曹營裡,僅僅是因為曹操智勇雙全又善於用人。跟隨更強的人,說明了朱靈隱藏的野心。
朱靈並非庸才,能夠協助袁紹逃脫險境,又能幫助曹操立過汗馬功勞,這個人的軍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但對於曹操來說,朱靈就是一把雙刃劍,埋在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這個人可以用卻不好用,早在曹操平定冀州後,就以整頓冀州新兵警告過朱靈,從他的話語中就知道非常不信任朱靈:你的書信雖懇切,但多陳說過錯,事實也不一定像你所說的。
很顯然,朱靈背叛舊主袁紹,捨棄血親家人,即便此人能力卓越卻品行不佳,於公於私,曹操根本不會重用他。
與袁紹結下樑子,時刻提防朱靈
曹操和袁紹的關係亦敵亦友。兩人從小就是發小,關係十分密切。曹操和袁紹的出身都是大官僚世家,曾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兩人同樣都掌管朝廷的軍權。
袁紹起兵反董卓時,是曹操當了袁紹的先鋒,後來兵敗全靠袁紹救濟,就此達成了兄弟聯盟,一同對抗袁術和公孫瓚。直到兩人實力不斷擴大,昔日的好友才成了今日之敵人。
一山不容二虎,袁紹羽翼漸長後想把曹操當作附屬,曹操一代梟雄怎麼可能甘願為人作配角?後來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在增強自身實力,以更好應對對手,尤其是袁紹所帶來的威脅。
曹操與袁紹最出名的一戰是官渡之戰,此戰曹操以劣勢兵力扭轉乾坤,以弱勝強打敗袁紹,奠定中國北方統一的基礎。
從側面就能說明,曹操和袁紹這層微妙的關係,就決定了曹操非但不會重用朱靈,反而生怕他是袁紹派來的密探,對他更加提防。
從朱靈留在曹營的細節上來看,朱靈是帶著他的隊伍留下來。這支隊伍聽信的是朱靈,並非曹操。這才有了曹操派於禁前往朱靈軍營奪其兵權,震懾了朱靈及其他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