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司馬炎滅吳,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公元263年,魏國兩路夾擊,最終吞併了蜀國。兩年之後,司馬炎逼迫魏國皇帝退位,自己建立了西晉王朝。但是接下來,西晉與東吳卻一直處於對抗的狀態。到了280年,也就是15年之後,司馬炎才最終消滅了東吳政權。那麼,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司馬炎為何用了15年時間。其實,原因非常複雜,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水軍。
當年,曹操率領20多萬大軍南下,最終卻沒能取得勝利。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自己的水軍不行。東吳依靠自己的水軍優勢,幾次擊敗了對手。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之後,在荊州建立了自己的水軍。西晉水軍的總數超過了7萬人,從數量上大大超過了東吳水軍。從戰船水平上,也超過了東吳。經過長期的訓練,西晉水軍的戰鬥力也非常強悍。由於西晉已經擁有了西川之地,因此可以從長江的上游和中游同時用兵。
除了訓練水軍需要時間之外,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中原地區的經濟並不景氣。整個西晉地區只有幾百萬人,儲備戰爭物資也需要時間。在10多年時間裡,西晉政權一直在儲備戰爭物資。還有一個問題牽制了西晉,當時,西北地區發動了大規模叛亂。西晉王朝的主要精力就是平叛。這次戰爭不僅消耗了西晉的國力,而且戰爭物資也消耗了很多。因此,西晉需要重新積攢物資,這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政治局面,西晉建立的初期,東吳皇帝孫皓也是剛剛繼位。對於這個對手,司馬炎並不瞭解。因此,因此需要觀察這個對手水平如何。後來的事實證明,孫皓是一個暴君,在東吳做了很多倒行逆施的事情。既然皇帝的水平不行,那就任由他胡亂折騰。其實東吳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很多人對孫皓已經產生了反心。
最後就是雙方實力上的差距,為了進攻東吳,西晉集結了20多萬大軍,從6個方向進攻東吳。不得不說,由於西晉從6個方向進軍,東吳也需要分兵防禦。這樣一來,東吳的兵力更加分散。無論是陸戰還是水戰,東吳軍隊都不是西晉的對手。最終,西晉吞併了東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終於結束,這場長期的分裂,極大的消耗了華夏的整體實力。
其實,司馬炎統一全國之後,也並沒有高興多久。司馬炎是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基本上是水平最差的。司馬炎在繼承人的選擇問題上,寧可把皇位傳給了傻瓜兒子司馬衷,也沒有選擇英明的弟弟司馬攸。司馬衷繼位之後,皇后賈南風亂政。西晉王朝先是爆發了八王之亂,隨後北方遊牧民族開始入主中原。在歷史中,一個新的亂世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