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將領最重要的就是懂得以大局為重。諸葛亮作為能臣對此深有體會,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就是如此。不過說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也算是馬謖活該,誰讓他不聽軍師的話。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為安撫軍心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不得已而為之。公元288年,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北伐攻打曹魏,身受諸葛亮器重的參軍馬謖被派往駐守戰略要地街亭,而馬謖在街亭違背諸葛亮的部署不聽從副將王平的勸告,主觀武斷在遠離水源的山上安營紮寨,結果曹魏大軍蜂擁而至,圍困孤山,蜀軍大敗,馬謖失魂落魄灰頭土臉地逃回大營致使街亭失守,這就是著名的馬謖失街亭的故事。
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將馬謖佔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蜀大軍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捨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隊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飢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結果,張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
馬謖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為了做到令行禁止,便用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起到威懾作用,這是必須的,馬謖被斬,是必定的。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史書有記載
此論所據,見《三國誌.蜀書.向朗傳》:「朗素與謖善(街亭之敗)謖逃亡,朗知情不舉......免官還成都......」。又同書《馬謖傳》:「(街亭之役)謖為郃所破,士卒離散,........謖下獄物故。」但是, 同書《諸葛亮傳》有「戮謖以謝眾」的說法。《三國演義》就是抓住了這句話,編成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