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別稱為什麼是香帥?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荀彧的別稱為什麼是香帥?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荀彧,三國中文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說到香帥其實很多網友首先想到的就是楚留香了,楚留香呢被稱為第一香帥了,但是這些也都不是最為重要的,重要的是其實在三國時期也有一位有香帥屬性的人,這個人就是荀彧了,那麼這個荀彧為什麼又別稱為是香帥呢?

大家都知道,在古龍小說中有一位著名的「香帥」楚留香。楚留香號稱「強盜中的大元帥,流氓中的佳公子」,楚留香之所以被稱為「香帥」,是因為他身上總是帶著股淡淡的郁金花香味。

其實,在歷史上也有一位「香帥」,不但人過留香,而且長得還很帥。他就是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

三國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故稱為荀令君。相傳荀彧到別人家裡,走了以後,他曾坐過的地方好幾天都有香氣。

東晉史學家習鑿齒的《襄陽記》一書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劉弘的人喜歡香,即便上廁所也要備上香爐。一個叫張垣的人嘲笑道:「人們都說您是俗人,真不是講假。」劉弘說:「您沒有聽說過荀彧荀令君嗎?他身上有異香。在一個蓆子上坐過,蓆子上的香氣仍然三天不絕呢。你為什麼反感我的愛好?」張垣卻說:「您沒有聽說過東施效顰的故事嗎?東施學西施捂胸皺眉,路人嚇得都跑了。您想要嚇跑我嗎?」

「荀令留香」這個典故常用來比喻美男子,在歷史上也十分有名。比如北宋黃庭堅詞中寫道:「露濕何郎試湯餅,日烘荀令炷爐香。」

當然,荀彧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荀彧是東漢末名臣,早年曾投靠袁紹,後見袁紹難成大業,於是轉投曹操。

深究荀彧投靠曹操的原因,不是為了謀求榮華富貴,而是因為他相信曹操的實力足以終結群雄割據的局面,光復漢室。

當然,荀彧深知,曹操也絕不是省油的燈。但要完成匡扶漢室、肅清天下的理想又必須依靠曹操這樣的鐵血軍閥。這就是荀彧內心的基本矛盾,也是造成他悲劇命運的源頭。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漢獻帝劉協在楊奉、董承等護衛下,從長安返回洛陽。這時,荀彧向曹操提出了「迎奉天子」的主張。荀彧希望曹操「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但事情最後演變成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荀彧始料未及的。

官渡之戰,曹操在不利的情況下意欲退兵並致書荀彧,荀彧為曹操分析了情況,並鼓勵曹操繼續相持拖垮袁紹,伺機決戰。最終結果就是,許攸反投曹操,曹軍奇襲烏巢,取得了這場戰略決戰的勝利,奠定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九錫是古代帝王對大臣的九種賞賜,這是對大臣的最高禮遇)。荀彧認為:「(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曹操軍至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死。《三國演義》和《魏氏春秋》等書記載,曹操送給荀彧一隻空盒子,荀彧看後自殺。次年,曹操進封魏公。

荀彧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他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敬稱為「荀令君」。他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三國誌》評價道: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荀彧空有一身抱負,妄圖興復漢室,誰知卻與虎謀皮,最後也落個憂鬱致死的下場。惜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