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堪稱完美,為何在民間的評價卻很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堪稱完美,為何在民間的評價卻很低?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每一個國家都有謀士參謀幫忙出謀劃策。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可謂是為吳國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正史中,周瑜一直是一個很正面的形象,堪稱完美。《三國誌》中,陳壽也是對周瑜用了「英雋之才」、「王佐之才」、「文物韜略萬人之英」等等這樣極高的讚譽詞語,而且周瑜高瞻遠矚,極富盛名、在軍事上有勇有謀、膽略過人,個人性格上也是溫文爾雅。

周瑜出身士族,家裡世代為官,而且還是位居要職。周瑜從小就跟孫策認識,而且是很要好的朋友。孫策剛剛開始崛起的時候,周瑜就跟隨著他,並且在需要物資錢財幫助的時候,周瑜總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孫策不幸遇刺身亡之後,周瑜也是與張昭一起,不遺餘力地輔佐孫權。周瑜是一個高瞻遠矚很有慧眼的領袖,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名戰赤壁之戰中,周瑜就是一等一的功臣。並且在《三國誌》中記載,周瑜經常舉薦賢才,在這一方面都可以和鮑叔牙相提並論。

周瑜去世的時候,孫權痛哭流涕,並且感慨「公瑾這樣的王佐之才,如今卻短命死了,叫我以後該如何是好?」即使周瑜去世多年,孫權稱帝依然沒有忘記周瑜。

孫權認為如果自己沒有周瑜,就不會有現在的地位。東吳的天下,是有周瑜的一半功勞的。從君主對周瑜的惦念,以及話語裡就可以知道周瑜對東吳的重要性。

這樣的周瑜跟我們在《三國演義》中所認識的那個心胸狹隘,臨死前大喊著「既生瑜何生亮」的形象大不相符。那麼為什麼在正史中意氣風發、內外兼秀的周瑜,在後世卻一直被人貶低?

我們知道,宋人開始興盛了一個治史之風。最終,朱熹的理學成功佔據了上風,而朱熹的理念中就是帝蜀寇魏、尊劉貶曹。

這樣的一個理念代代相傳,就在後世百姓腦海裡形成了定局。隨後的朝代,史家也是多以朱熹的理念為準,對人物的善惡評價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最尷尬的就是東吳陣營,為了抬高劉的地位自然就會貶低孫權集團,作為孫權集團的周瑜,形象也自然會遭到貶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