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主政時期,接連不斷對曹魏進行討伐,取得了一些戰果。但諸葛亮發動這麼多次戰爭消耗了蜀國本就不多的財富,讓老百姓負擔很沉重。所以許多人覺得,倘若諸葛亮專心發展內政的話,也不可能會那麼快被曹魏滅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應該說,這種觀點是有道理的。因為蜀國的屏障就是地形優勢。俗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初曹真伐蜀的時候,號稱帶領曹魏的數十萬軍隊氣勢洶洶殺過來。而諸葛亮則是只命令王平和張翼兩個將軍各自率領1000名士兵守住各路棧道和隘口,就讓曹真不敢輕易進攻。由此可見,考慮到了地利優勢的加成,蜀漢軍隊要想守住國家是沒有太多問題的。
事實上,魏延當時任漢中太守時苦心設計的漢中防禦體系,也是基於這個邏輯。後來曹爽伐蜀時,王平之所以能夠獲得勝利,更加說明了蜀漢的屏障究竟有多麼令人生畏。當然,比較現實的問題是,曹魏的騎兵部隊雖然戰鬥力很強,可是總不能在大山上騎馬打仗吧?
於是,優勢發揮不出來,自然不敢輕易進攻擅長山地作戰的蜀漢軍隊。由此可以推斷,倘若諸葛亮沒有北伐,而是把10萬主力軍隊全部都填充到防禦體系中,完全可以擋住曹魏的軍隊。至於鄧艾那種從山上跳下來的神操作,更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了。
再說,如果諸葛亮可以專心發展內政的話,老百姓的負擔也不會這麼重,對於蜀漢王朝的忠心指數也會高一些。縱觀三國歷史可以得知,等到劉禪投降的時候,益州的老百姓根本沒有想過自發組成反抗力量,而是一下子全部跑到山裡躲起來了。
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連年的北伐戰爭消耗了太多的糧食和物資,這些負擔全部轉嫁到了老百姓身上,讓大家「面無菜色」。所以,益州的老百姓覺得,蜀漢王朝不值得去救,自然就都跑到山上看戲去了。
事實上,諸葛亮在內政方面真的很有能力。最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改良了蜀錦,為蜀國賺來了許多錢,換來了更多的物資和鐵器。要是沒有戰爭消耗的話,這些物資可以用來改善蜀國老百姓的生活,用來收買人心穩定民心士氣都很有益處。或者說,諸葛亮完全可以憑借這些物資去安撫東吳以及南方的少數民族,這樣盟友的關係會更加穩固,邊境的局勢也不至於成為蜀漢王朝的心腹之患。
然而,諸葛亮還是接連不斷的北伐,在無法獲得戰利品的情況下,持續不斷消耗蜀漢王朝積累多年的財富。雖然說,由於諸葛亮以身作則的原因,蜀漢王朝的文臣武將都比較清廉,沒有太多的貪慾。可是,當地的老百姓卻連吃飽飯都非常艱難。這種日子久了,難免會有怨氣。因此,諸葛亮的北伐並不是一件值得稱頌的事情,如果他專心發展內政的話,蜀國根本不可能被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