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孔融讓梨真相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我國悠久的文化發展之中,出現了很多的優良傳統,像尊老愛幼、尊敬師長、珍惜光陰、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團結力量大等,這些都是我們從小就受到的教育。而我們又是作為一名禮儀之邦的繼位人,當然也是要將這些優良傳統雷打不動的一直傳承下去的。不過一些有關於優良傳統的故事卻並非我們之前小時候實際學習到的那麼簡單。
「孔融讓梨」是我們從小學時候的啟蒙課本上都有的故事:一位名叫孔融的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在他四歲的時候,和眾多的兄弟們一塊在吃梨,然後他總是挑選最小的梨吃,有人問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就回答說「我年紀小,食量小,按道理就應該拿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們吃」。也是因為他的這個回答,讓當時的眾多宗室長輩們認為他一定是一位不一般的人才,他的這個故事也是被廣泛的流傳了下來,還成為了我們一直都要學習的榜樣。
可是有關於他們長大之後的故事呢?聽說長大之後的孔融,果然是沒有辜負家中人的期望,當了官,修繕城圍,建立學校,推舉賢良,為當地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最終卻沒有一個好的下場。那麼他當時讓梨的那個哥哥呢?在孔融九歲的時候,有一個被當時官府四處追蹤通緝的犯人跑到了孔府門外,聽到敲門聲前去開門的正是孔融,他將此人放入了家中。
不過這些如果不被官府知道的話,是沒有什麼大事的,可是不湊巧的是,這件事被官府查到了,官府就要追究孔府之人的責任,當時包庇犯人的話,是會被看成是同犯,甚至還會有比犯人更嚴酷的懲罰。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孔融由於年紀尚小,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家人就只能找到了小時候被孔融讓梨的那位哥哥,並以此讓他去為孔融抵罪。那麼結果都是可想而知的,那名犯人被處死了,這位吃了孔融一個梨的哥哥最終也是被處死了。要是知道最終會有這個結果,當初孔融的哥哥說什麼都是不會吃下這個會要自己性命的梨。
或許也是有人知道了他們後來的事情,才會將之前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延伸出來了一句「融四歲,讓哥梨,褒十六,還條命」。對於孔融的哥哥來說,也是很悲催的,自己明明什麼都沒有做,卻被孔融在背後推了一把。我們還應該知道的就是,孔融做這些也是沒有其他什麼心思的,可能是當時的年紀尚輕,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有關於小時候孔融讓梨的故事,依然是值得現在小朋友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