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臧洪有雄氣壯節以兵弱敵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英雄臧洪有雄氣壯節以兵弱敵強

《三國誌-魏書》共三十卷,記錄漢末晉初這段時間內幾百人的事跡,每個人在篇幅上大受限制。除了曹操、曹丕、曹睿三個皇帝人外,其他人都是多人合為一傳,動輒三四個乃至十幾個人「擠」在一起。

其中,漢末在群雄中董卓、袁紹、袁術、劉表四人合為一傳,公孫瓚、公孫度、陶謙、張楊、張繡、張燕、張魯這七人合為一傳,這還算少的了,只是因為他們皆為一路諸侯,所以給予特殊「照顧」,但是在《魏書七》中是個例外,這部傳記只寫了兩個人:一個是名動天下的飛將軍呂布,另一是名不見經傳的臧洪。

和《魏書六》到《魏書八》的其他八位主角不同,嚴格的來說臧洪不是一方諸侯,更與曹家爭霸天下沒太直接的關聯,生前職位也在平凡不過,但他做的事卻是驚天動地。所以陳壽給他做傳,寫了一大堆文字,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漢末英雄記》、《後漢書》中也有對臧洪的重點描述,無一例外的對他的節義給予高度讚揚。

臧洪字子源,廣陵郡射陽縣人。他老爸臧旻,「幹事才,達於從政,為漢良吏」,先是在廣陵被徐州刺史闢為從事,入司徒府,在任盧奴令,陞遷揚州刺史、丹楊太守。

在擔任護匈奴中郎將期間立有戰功,被朝廷征為議郎,回到京師,太尉袁逢(袁紹的生父)接見了他,問他一些西域諸國的土地、風俗、人物、民族等情況,臧旻對答如流,「口陳其狀,手畫地形」,對於西域百餘國的大小、道路近遠、人數多少、風俗情況以及山川、草木、鳥獸、異物等瞭如指掌,讓袁逢大為驚奇,袁逢讚歎說:「即使讓班固作西域傳,也不過如此啊。」臧旻不久後轉任長水校尉,又升為太原太守。

臧洪體貌魁梧,格外優秀,15歲時被保送到清華大學(洛陽太學)讀預科班(童子郎),學習成績出類拔萃,20多歲被選為孝廉而為郎,即公務員的考察期。後來朝廷在年輕郎官裡選拔一批人下去當縣長,琅邪的趙昱為莒長,東萊的劉繇為下邑長,東海的王朗為菑丘長,而廣陵的臧洪則擔任即丘長(四縣全在徐州一帶,這四個人都是出類拔萃的俊傑,日後也都成為風雲一時的知名人物)。

年輕時的臧洪似乎和曹操走的路有點相似,孝廉——郎官——縣長——棄官還家。但之後兩人的人生軌跡就不一樣了,曹操棄文從武,擔任朝廷新組建的西園軍的年輕將校,臧洪在家,受廣陵太守張超邀請擔任廣陵郡功曹(人事部部長)。

後來發生了董卓之亂,董卓殺少帝劉辯,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道:「明府您祖上世代受國恩,你們兄弟倆都掌握著一方大郡,現在王室經此劫數,亂臣賊子未被懲處,這正是天下義烈之士報恩效命之時。

眼下廣陵郡比較安定,郡內十分富裕,如果動員一下至少可以徵得二萬人,以此來誅除國賊,給天下人做個榜樣,那將是最大的節義呀!」張超認為他說得對,於是開始行動。張超領著臧洪到了陳留郡,張超的哥哥張邈在這裡當太守,張邈也早有這個想法,兩人一拍即合,於是有了酸棗會盟。關東聯軍後來形成了燎原之勢,如果探究其發起者,當數臧洪最早。

酸棗大會時,張邈對張超道:「聽說老弟你在廣陵,行政教化賞罰等什麼的,自己都不管,全都交由臧洪來做。這個臧洪是個怎樣的人啊?」張超回答:「臧洪才幹智略全比我強,我特別喜歡他,他可謂海內奇士。」張邈一聽,馬上接見這位臧洪,對話後張邈「大異之」,發現臧洪確實是個人才,即刻向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胄推薦臧洪,兩位刺史二人也喜歡的不得了。

後來隊伍都到齊了,酸棗盟軍開了一次大會,向大家宣講一下此舉的行動方針,但是等到設壇盟誓的時候,各路諸侯都互相推讓,不肯上壇領誓,於是共推臧洪上壇。臧洪毫不推辭,升壇歃血盟誓,臧洪語氣慷慨激揚,聲情並茂、涕淚交流,發表了漢末時期最鼓舞人心的演說:

一、聲討董卓暴行【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

二、討董的仁人義士【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胄、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

三、我要是違背誓言一定會天打五雷轟【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講完了,很可能還會高喊「誓詞宣讀完畢」之類的口號,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當時在場聽到這篇誓言的,上至公卿將侯、下至卒伍僕隸,無不感動得稀里嘩啦、熱血沸騰,愛國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了,莫不欲誓死報效國家。

但由於種種原因,酸棗會盟在初平二年宣告瓦解,張超留在了陳留,派臧洪前往幽州聯絡大司馬劉虞,臧洪到達河間國時,恰逢袁紹與公孫瓚交戰,臧洪無法通過,恰好袁紹在那裡。

袁紹見到臧洪也很器重他的才能,「奇重之」。這時青州刺史焦和病卒,袁紹任命臧洪為青州刺史。當時青州黃巾軍很活躍,連年戰亂,致使「州遂蕭條,悉為丘墟」,臧洪在任前後兩年,在他的治理下,青州呈現出新的面貌,「群盜奔走」。袁紹「歎其能」,改任他為兗州刺史部的東郡太守,治所在東郡境內黃河北岸的東武陽。

袁紹對臧洪的調任另有玄機。臧洪雖然很有才幹,在青州也為袁紹幹出了成績,但他畢竟是外姓人,袁紹對他不能完全放心。

除此之外,袁紹與張邈的關係已經惡化,他們過去是朋友,後來又是盟友,但最近以來關係很差,袁紹甚至密令此時已擔任了張邈上司的兗州牧曹操把張邈殺掉,曹操雖然沒有執行這個命令,但此舉最終導致張邈、陳宮聯合呂布等人發起叛亂,給曹操背後捅一刀。曹操是袁紹陣營裡的人,是袁紹南線的屏障,袁紹對張邈十分痛恨。鑒於此,袁紹更得把臧洪調離重要崗位。

東郡太守雖然也很重要,但東郡原來是曹操的地盤,在這一階段曹操雖然依附於袁紹集團,但保持有較大的獨立性,袁紹在東郡原來是插不進去手的。曹操為了對抗張邈、呂布,跟袁紹做了交換,把東郡在黃河以北的地區讓給了袁紹,袁紹白得了半個東郡,於是派兵協助曹操攻打張邈、呂布。袁紹任命臧洪為東郡太守,能控制的就是黃河以北的這半個東郡,東郡的治所一直是黃河南岸的濮陽,臧洪現在把自己的治所設在了黃河北岸的東武陽。

在袁紹有力的支持下,曹操開始反擊,在興平二年秋把呂布從兗州趕了出去,把張邈打到袁術那裡求援,把張超被圍在雍丘。張超對部下說道:「這種情況下,也許就臧洪會來救我吧。」部下都認為袁紹與曹操的關係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紹所重用,一定不會自毀前程,而遠來赴難。

張超說:「子源這個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義士,絕不會背棄自己的原則。只可能會被袁紹約束,來不及救我。」臧洪聽說張超被圍,危在旦夕,光著腳大哭,立馬要率領所部人馬前去救援,又向袁紹請求增加人馬,袁紹當然不會答應,最後托了三個月,雍丘被曹操攻破,張超一家被滅族。臧洪於是對袁紹充滿了怨恨,他宣佈與袁紹斷絕關係,這就等於宣佈東郡獨立,袁紹也氣了,於是親自帶兵前來問罪,袁紹把臧洪圍在東武陽城,但是怎麼攻都攻不下來,前後長達一年。

袁紹命令陳琳寫信給臧洪,勸他投降,臧洪洋洋灑灑寫了一封千字文,這篇回信完整地保留在《漢末英雄記》當中,《三國誌》和《後漢書》在摘錄時略有刪節(後面有翻譯)

袁紹間書後,知道臧洪是死不降,增兵急攻,東武陽城中糧食已盡,臧洪認為死期不遠,把部下叫來對他們說:「姓袁的野心很大,對漢室江山圖謀不軌,我為大義而死,死有所值,你們沒必要跟著我以前死,你們在城池未破之前,帶著家小逃出去吧。」

城中的部將百姓都淚流滿面的說:「要死一起死!」一開始還有老鼠和武器上的皮革可以吃,後來什麼都被吃光了,到最後只剩下了三升米,臧洪讓人煮成稀粥讓大家喝。最後又把自己的愛妾殺掉分給將士充飢。將士們都失聲痛哭,都沒法抬頭看臧洪。這時城中男女七八千人互相枕著大腿死在一起,但一個叛逃的也沒有。

最後東武陽城還是被袁紹攻破,用了很多布幔來佈置現場,大會諸將來召見臧洪,袁紹問他:「臧洪,你為何要如此背叛於我?現在服了沒有?」臧洪可能餓得都站不起來了,坐在地上瞪著眼睛對袁紹說:「你們袁家事漢已四世五公,可謂國恩浩蕩。現在王室衰弱,你們沒有輔翼之意,反而充滿自己的野心,只可惜我臧洪力量不夠,不能親手殺掉你們為天下報仇,哪來的服不服?」袁紹惱羞成怒,下令把臧洪殺掉。

臧洪有個同縣的老鄉叫陳容,在臧洪手下擔任東郡郡丞,東武陽未被攻下前,臧洪派陳容出城。臧洪在法場時袁紹命陳容在一旁看,看袁紹要殺臧洪,他上來求情,袁紹不答應,讓人把他拉出去,陳容大喊:「今日寧與臧洪同日死,不與將軍同日生。」袁紹於是下令把陳容也殺掉。袁紹身邊不少人對臧洪、陳容之死表示惋惜,認為是「一日殺二烈士」。

臧洪在城破之前派遣兩個司馬出城向呂布求援,等到他們回來時東武陽已經陷落,皆赴敵而死。(按時間推算:曹操攻破雍丘在興平二年十二月,那麼東武陽之戰應該是在建安元年春,城陷落應該是在建安二年夏,這段時間曹操忙著迎天子;袁術忙著當天子;呂布在徐州一直內憂外患、自己也沒多少兵馬,不太可能發援兵)

評語:臧洪有雄氣壯節,以兵弱敵強,烈志不立,惜哉!

陳壽把呂布跟臧洪合為一傳已經說明一切問題了,臧洪不顧個人安危報效舊主,其「節義」至深漢末無出其右,受部下愛戴、招君主待見、受朋友信任,幾乎所以人都喜歡,受到後世的讚揚。他將「節義」的精神凌駕與一切,乃至個人性命,將個人道德的完善超越了所有利益目的和政治理念。但在那個時代而言,臧洪的存在終究只能算是個悲劇英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