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東吳結果大敗而歸,蜀國元氣大傷。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此刻為何沒有對劉備進行勸阻呢?
劉備以借荊州之名,一直佔著不還,就趁關羽攻打襄陽的時候,由呂蒙發動突然襲擊,使關羽的大本營江陵落入了東吳的手中,關羽被迫從襄樊戰場緊急撤軍,途中更是遭遇了東吳軍隊的襲擊,關羽的北伐軍團潰散,關羽最後敗走麥城,突圍時兵敗被殺。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眾所周知,他們三人可以說是情同手足,關羽被殺之後,性格暴躁的張飛勃然大怒,親自去見劉備說「二哥之仇不報,富貴毫無意義」,並願親自領軍討伐孫權。劉備最後也是下令,讓張飛先行一步,劉備在巴蜀御駕親征,一同討伐東吳。沒想到的是,張飛因思念關羽心切鞭打士卒,被部下所殺。
劉備傷痛之餘,更是把張飛的死也安在了東吳孫權的身上,整理軍隊也是比較倉皇,就開始東征,不料卻被一個毛頭小子陸遜在夷陵打的大敗,慌忙逃回白帝城,軍隊士卒,所帶舟船、器械、水路軍資,幾乎損失殆盡。劉備從此以後也是一蹶不振,不久就病逝於白帝城。
其實劉備東征之前就有很多的大臣上表勸阻,老將趙雲更是仗義執言,苦苦諫到「國賊是曹操而非孫權,如果先滅曹魏,孫權自然會屈服。把伐魏的大計放置一旁,先和原是盟友的東吳作戰,是很不利的,何況戰事一發不可收拾,絕對不是智士應有的策略啊!
趙雲之言可謂是切中要害啊,但是沒有被劉備採納。在這樣危急存亡的關頭,一向主張孫劉聯盟的諸葛亮幾乎沒有說什麼話。不久劉備兵敗的消息傳入成都後,諸葛亮只是說了一句話「法孝直若在,必能阻止主上東征,就算主上東征,有他陪伴策劃,也不會導致今天的慘敗。」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勸阻劉備,我想這裡有幾大原因,第一就是劉備在時,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話語權估計沒有法正法孝直的大。第二就是劉備報仇心切,這時已經是勸阻不下的。第三就是現在感覺蜀國兵強馬壯,再加上東吳的周瑜、魯肅、呂蒙程普等一系列的大將都已先後病逝,對劉備而言沒有什麼太大的危害。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東吳卻出了一位書生型的軍事天才,這時諸葛亮沒有想到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劉備東征都已一件錯誤的戰略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