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佔據的荊州本就不屬東吳,為何孫權還理直氣壯地向劉備索要?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佔據的荊州本就不屬東吳,為何孫權還理直氣壯地向劉備索要?

中國有句流傳很廣的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用來告誡那種言而無信的人,不要學習大耳賊,借人東西不還。然而歷史上,劉備並不是真的借了荊州之後不願意歸還,而劉備佔據的荊州本就不屬於東吳,但是孫權他們卻說是借給劉備的。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歷史上荊州原有七郡,包括荊南四郡和荊北三郡,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只保有南陽郡,江夏郡的小部分和南郡的襄陽地區,劉備佔領荊南四郡,孫權則佔領江夏郡大部和南郡的江陵部分。

然而,劉備屯兵公安不利發展,佔領的荊南四郡與曹操隔著南郡,甚至西進益州也需要借道南郡,所以,南郡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於是,劉備兩次向孫權提出暫借南郡的江陵給他,而孫權方面如果借出南郡,可以讓劉備集團替他分擔面對曹操荊州方面的壓力,從而能夠全力防守揚州,所以,劉備借南郡其實算是雙方的利益交換。

建安二十年,劉備從劉璋手上奪取益州。孫權知道了劉備奪取了益州的消息,希望收回荊州的南郡。但是,南郡對於劉備集團的戰略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南郡,被南郡隔斷益荊聯繫的荊南四郡如同雞肋。更無法實踐隆中對中「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戰略規劃。

必須承認的是,劉備一開始想拖延下去,提出等奪取涼州以後再歸還南郡。孫權當然不同意呀,於是派遣呂蒙準備武力進攻荊南,魯肅牽制駐守江陵的關羽部。劉備則親率益州之兵數萬救援荊州,雙方隔江對峙,劍拔弩張。

就在此時,曹操出兵進取漢中的張魯。漢中被稱為「巴蜀咽喉,益州門戶」,一旦曹操奪取漢中,則益州門戶洞開。劉備急忙提議與孫權講和協議瓜分荊州以回師抵禦曹操。

劉備和孫權協議,以湘水為界,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於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於劉備。也就是說劉備用零陵郡和武陵郡,再加上之前的漢昌郡和孫權交換了南郡的江陵部分。

所以說,所謂的「劉備借荊州」,只是借了南郡的江陵部分,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真相。至此,劉備集團與孫權集團在荊州問題已經兩不相欠。但當年用了一個「借」字,卻讓劉備背上了幾千年的「老賴」之名,實在是可見孫權心機之深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