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去世之後 諸葛亮為什麼不和孫權斷交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去世之後 諸葛亮為什麼不和孫權斷交

很多人都不瞭解蜀漢和東吳,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赤壁一戰,孫劉聯軍大破曹操,曹操不得不率,殘兵敗將退回北方。劉備在諸葛亮的策劃下,趁此有利時機,攻城掠地,奪佔了劉表部將所鎮守的「江南四郡」,終於獲得一塊可以拓展事業的基地。鑒於劉備在赤壁戰後,軍事實力大增的事實,孫權採取了妥協政策,與劉備結親,「進妹固好」,並親約劉備至京口相會,承認「劉備領荊州牧」;而劉備也承認孫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之後,劉備向西發展,陸續取得了益州和漢中地區,開始三國鼎立局面。

夷陵戰後恢復孫劉聯盟,保證蜀國安全發展

必須指出,孫劉聯盟是在曹軍威脅下產生的,目的在於「協規同力」,共同對付大軍壓境的危機,因此它只是孫權和劉備,兩個軍事集團之間臨時的聯合,是一種應急的措施,並不是諸葛亮所設想的那種穩固的、長期的反魏聯盟。當這一威脅解除之後,反魏聯盟也就會失去意義。不過,赤壁之戰後,因為曹軍的威脅並沒有完全解除,曹操在襄陽、合肥一帶仍駐有重兵,在漢中方面也威脅著劉備,因此孫劉聯盟仍然鬆散地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兩國間因荊州問題爆發戰爭才告結束。

荊州居於以長江中下游,為統治區域中心的孫吳集團上游,威脅著下游的安全。特別是當關羽在荊州勢力膨脹時,孫權因地理位置上的關係,不得不「憚羽」,以致必須派「遊兵萬人,循江上下」,以為防備。同時,從擴大地盤的角度,佔有荊州對孫吳集團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孫權趁關羽正北伐中原,後方空虛之機,「箋於曹公,乞以討(關)羽自效」,命呂蒙襲取荊州,斬殺掉關羽。為了奪回荊州,劉備集團不惜傾盡國力進擊孫吳。這實在是因為荊州對蜀漢太重要了——在「隆中對」中規劃的「興復漢室」須兩路出兵,進擊中原,而荊州之軍是主力。

夷陵之戰後,諸葛亮的策略

夷陵之戰,以劉備集團的慘敗告終。蜀漢再也無力對曹魏和孫吳構成威脅;倒是終不能守盟的「北方」,(曹魏)對孫吳具有更大的威脅,於是孫吳派人向蜀求和。此時劉備已死,諸葛亮「開府治事」,決心繼續奉行「結好孫權」的謀略,爭取時間,挽回夷陵之戰的損失。諸葛亮派尚書鄧芝為中郎將出使孫吳。鄧芝至吳,引起了孫權的疑慮和不安。孫權心裡明白,要是和蜀漢往來親密,必定會引起曹丕的懷疑。要在魏、蜀之間進行選擇,頗使孫權傷腦筋。

所以鄧芝到來,孫權並沒有馬上接見他。倒是鄧芝很瞭解孫權的心情,主動上表給孫權說:「臣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這引起了孫權的好奇心,他接見了鄧芝,對鄧芝說:「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鄧芝答覆孫權說: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並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鄧芝這一席話,說得孫權「默然良久」。

東吳,蜀漢再次聯合

曹丕趁夷陵戰事剛一結束就興兵南犯,逼迫他送太子孫登入朝隨侍,不管他如何「卑辭上書」,請求寬限,曹丕也不答應。孫權不由得感慨地對鄧芝說:「君言是也。」於是決定和曹魏斷絕關係,專與蜀漢聯合。孫權派了輔義中郎,將張溫入蜀答禮,先後受到劉禪和丞相諸葛亮的盛情款待。不久,諸葛亮又派鄧芝使吳。孫權對鄧芝說:「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鄧芝回答說:「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孫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並作書給諸葛亮,稱讚鄧芝為和談的傑出人才。

從此,吳蜀之間信使往來頻繁。費禕、陳震等人都多次奉,諸葛亮之命去過孫吳,「奉使稱旨,頻煩至吳」,都為恢復和鞏固孫劉聯盟,做出了卓著的貢獻。孫權專門刻了一顆印交給坐鎮江陵的輔國將軍陸遜,要求他凡是孫權給蜀漢劉禪、諸葛亮的書信,有不妥之處,就要斟酌改定後,「以印封行之」,然後再送去。孫劉重新聯盟,而且是在沒有了荊州,這個矛盾爭奪體之後的聯盟,是鞏固的和長期的聯盟。解除了孫吳這個東邊的「敵國」之後,諸葛亮可以放手地以極大的精力來安頓內部,發展生產,增強蜀漢的國力。經過幾年的「務農殖谷,閉關息民」,蜀漢的國力大增,為北伐中原準備好了,充足的物資力量和軍事力量。

兩帝共治情況出現

承認孫權稱帝,維護孫劉聯盟以利北伐值得注意的是,孫劉聯盟雖然經諸葛亮,先後派鄧芝、費禕等人頻繁使吳,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但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孫權稱帝於武昌,還以「並尊二帝來告」之於蜀,這在蜀漢朝內部引起了一番爭論。有人認為孫權竟敢稱帝,無視蜀漢的正統地位,「交之無益」,提出和孫吳「絕其盟好」的主張。正值諸葛亮北伐,佔領了魏國的武都、陰平兩個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點小勝利之後。當他收兵回到漢中時,就接到後主派人,從成都轉來孫吳群臣以「並尊二帝」的文書,並把朝廷內部的爭論也向諸葛亮作了介紹,請諸葛亮作個決斷。

諸葛亮從大局考慮,提出了這樣一番見解:(孫)權有僭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犄角之援也。今若加顯絕,仇我必深,便當移兵東伐,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議中原。彼賢才尚多,將相輯穆,未可一朝定也。頓兵相持,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昔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忿者也。今議者鹹以(孫)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

諸葛亮的遠見

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孫)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若大軍致討,彼高當分裂其地以為後規,下當略民廣境,示武於內,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孫)權僭之罪,未宜明也,從諸葛亮的這一番分析,可以看出,儘管諸葛亮在思想上也認為孫權稱帝是「僭逆」行為,是對蜀漢正統地位的挑戰,但他並不因此就貿然認為該與孫吳斷絕關係。

最後觀點論述:

諸葛亮根據當時的軍事、政治形勢,認為不但不能與孫權絕交,而且還應繼續保持聯盟,甚至加強與孫權的關係。諸葛亮特別提到漢文帝劉恆為了與匈奴和親,「卑辭匈奴」;劉備為了與孫吳和好,割讓三郡給孫權,訂立湘水之盟。在他看來,這些「應權通變,弘思遠益」的措施,都是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而採取的相應策略,是從長遠利益出發考慮的,絕不是目光短淺、逞一時之忿的人所能想到的。由此可見,諸葛亮是一位極其注重實際的政治家。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