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丟了的責任到底在誰?不能怪關羽的大意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荊州丟了的責任到底在誰?不能怪關羽的大意

建安二十四年,也即公元219年,是漢末三國時期的重要一年。這一年,劉備攻佔漢中,晉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也即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對魏蜀吳三國的歷史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中,就關羽來說,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北伐襄樊。此戰,關羽率領荊州大軍水陸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不過,在關羽威震華夏之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導致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東吳將士斬殺。對此,在筆者看來,關羽之所以走向失敗,原因自然是多個因素共同影響。其中,荊州後方出了三個叛徒,無疑是關羽兵敗身亡的重要原因。

首先,關於荊州後方的三個叛徒,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麋芳、傅士仁,誠然,麋芳、傅士仁的背棄讓人印象深刻。但是,除了麋芳、傅士仁之外,荊州後方還有一位叛徒,雖然隱藏地比較深,不過,通過史料的蛛絲馬跡,這個蜀漢叛徒自然也是東吳偷襲荊州的幫手。一方面,就麋芳、傅士仁來說,在關羽北伐襄樊時,留下他們駐守荊州後方,自己率領大軍攻打襄陽的呂常和樊城的曹仁。可以說,關羽是非常信任麋芳、傅士仁的,尤其是麋芳,興平二年(195年),陶謙病逝,麋芳與兄長一起追隨劉備。由此,和關羽、張飛、趙雲等人一樣,麋芳也是跟隨劉備多年的手下了,並且,麋芳的妹妹,更是嫁給了劉備。

基於此,關羽放心地讓麋芳、傅士仁鎮守後方,從而將大部分兵力投入到襄樊之戰中。但是,關羽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因此,就麋芳、傅士仁來說,自然飽受關羽的輕慢。特別是關羽領兵征討曹魏時,還因為麋芳、傅士仁工作做的不好,所以放話要回來懲處他們。眾所周知,關羽這人,說一不二,這讓麋芳、傅士仁終日惶恐不安,彷彿頭上一直懸著一把達摩克斯之劍。在此背景下,孫權得知這一消息後,就暗中派人去誘降麋芳、傅士仁。在決定歸降孫權後,面對呂蒙的偷襲,麋芳、傅士仁都選擇了不戰而降。當然,無論怎樣,麋芳、傅士仁都做了蜀漢的叛徒,背叛了關羽,投靠了孫權。

另一方面,除了麋芳、傅士仁,當時的荊州後方,還有一個叛徒,這個人就是潘濬。陳壽在《三國誌·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中記載:「古之奔臣,禮有來逼,怨興司官,不顧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絕於人,作笑二國。」這是對糜芳、傅士仁、郝普、潘濬等蜀漢叛將的評價辭。由此,就潘濬來說,在荊州之戰中,也和糜芳、傅士仁一樣背叛了關羽。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漢壽縣(今湖南漢壽)人。《三國誌·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劉備領荊州,以濬為治中從事」。潘濬一開始是荊州牧劉表的手下,在赤壁之戰後,潘濬跟隨了劉備,擔任荊州治中從事。

最後,《三國誌·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備入蜀,留典州事。劉備進入益州之後,留下潘濬在荊州輔佐關羽。不過,對於潘濬這位士大夫,和關羽的關係比較差。當然,這還是要說到關羽的性格特點,也即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們卻很驕橫,這導致其和潘濬之間形成了比較深的矛盾。所以,在呂蒙偷襲荊州時,潘濬也投靠了東吳。《三國誌·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中記載:孫權殺關羽,並荊土,拜濬輔軍中郎將,授以兵。等到孫權擊殺關羽,奪取荊州後,自然要對潘濬加官進爵,於是拜潘濬為東吳輔軍中郎將,甚至還授予了潘濬一定的兵馬。自此之後,潘濬在東吳平步青雲,成為東吳的重臣。綜上,在筆者看來,關羽真的「太難了」,自己前腳剛走,荊州後方就出了麋芳、傅士仁、潘濬這三個叛徒,其敗走麥城,也就不足為奇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