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髦遇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曹髦遇害事件,是曹魏後期發生的一起重大事件。在權臣司馬昭謀朝篡位過程中,引發了當時傀儡皇帝曹髦的強烈不滿,在討伐司馬昭時,不幸當街被殺。司馬昭也落下了弒君的罪名,還落下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罵名。
那麼司馬昭真的下令讓賈充殺害曹髦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司馬昭弒君之說並無問題,但是司馬昭沒有讓人曹髦。
晉景王司馬師意外去世以後,他的胞弟司馬昭接過他的衣缽,繼承他的政治遺產,成為曹魏帝國新的執政者,也是曹魏最後一個權臣,司馬昭也是後來西晉王朝的實際上的開國皇帝,謚號晉文王。
司馬昭執掌曹魏以後,沿著司馬師的篡位路線,繼續朝著皇位前進。
司馬昭執政的第一件事,就威逼朝廷給他加官進爵,但他又假惺惺地拒絕,因為他知道這些東西是跑不了的。
(司馬昭)至洛陽,進位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輔政,劍履上殿。帝固辭不受。-《晉書·文帝紀》
事實上,司馬昭固辭沒多久,就把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這些重要官職攢在手裡。司馬昭那時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執政之權和統兵之權都把司馬昭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之後,在司馬昭的逼迫之下,朝廷又賜予司馬昭加九錫、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奏事布名的特權,但是司馬昭又予以拒絕,意在積攢人望,不想讓自己謀朝篡位的野心搞得太明顯。
司馬昭平定諸葛誕之亂以後,朝廷有了「封帝(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進位相國,晉國置官司焉」的動議,這顯然是受了司馬昭的暗中指使所致,也說明了司馬昭此時已經基本掃清了稱帝的障礙,稱帝之事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了。
如果傀儡皇帝曹髦不思反抗的話,那麼他的結局應該和曹奐差不多,甚至更好。司馬昭本來的計劃就是,做足功課後,再脅迫曹髦把帝位禪讓給他,他再給曹髦封個王,讓曹髦在自己的封地享受」皇帝「的待遇。總之,退位後的曹髦,司馬昭一點會把他安排得好好的。後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逼迫曹奐禪位,降封曹奐為陳留王,國各方面待遇非常不錯,曹奐活了50多歲。如果曹髦接受司馬昭的安排的話,他的人生結局幾乎會和曹奐一模一樣。
但是,曹髦偏偏是個性格剛烈的人,執意不接受司馬昭的安排,不願意淪為司馬昭受禪稱帝的工具。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曹髦不甘心坐等被廢,放手一搏,發出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怒吼。然後他自己手拿寶劍,帶領一群烏合之眾,前去討伐司馬昭。
曹髦在司馬昭府邸前,遇到了司馬昭親信賈充的隊伍的阻攔。曹髦聲稱要討伐有罪之人,敢有抵抗者滅族,鎮住了兵士。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怎麼辦。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你還在猶豫什麼?」於是成濟上前用長矛刺死曹髦。
帝遂帥僮僕數百,鼓譟而出。文王弟屯騎校尉胄入,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胄眾奔走。中護軍賈充又逆帝戰於南闕下,帝自用劍。眾欲退,太子舍人成濟問充曰:「事急矣。當雲何?」充曰:「畜養汝等,正謂今日。今日之事,無所問也。」濟即前刺帝,刃出於背。王聞,大驚,自投於地曰:「天下其謂我何!」-《漢晉春秋》
曹髦被殺,意味著曹家針對司馬家族的最後一次反擊失敗了。不過很多人忽略了的一點:曹髦主動討伐司馬昭,奈何實力不濟最終被司馬昭反殺。如果一定要給司馬昭按上「弒君」的罪名,那麼他是被動弒君。
聽聞曹髦被殺以後,司馬昭大吃一驚,整個人癱坐在地上,然後喃喃自語「天下人該怎麼看我。」如果是司馬昭下令讓賈充殺掉曹髦的,司馬昭顯然不會是這個反應。
當然也不是司馬昭蓄謀已久,乘機殺掉曹髦。司馬昭如果想殺曹髦,方法多得很。他可以悄悄派人毒死或者勒死曹髦,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覺,讓大家都覺得曹髦的死,和他司馬昭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司馬昭想殺死曹髦的話,一定是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的。手法乾淨利索,絕對牽扯不到司馬昭。像這種讓自己的部下當街殺掉曹髦的行為,實在是太愚蠢了,這不可避免地會牽涉到司馬昭。
曹髦是司馬昭稱帝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顆棋子,他當然捨不得曹髦死。退一萬步講,就算曹髦真的發生意外死了,一定要和司馬昭沒有任何關係。這樣方便司馬昭再找一顆棋子,繼續實施他的稱帝計劃。
所以,在司馬昭正式稱帝之前,他一定是想方設法保護好曹髦,畢竟受禪稱帝時用得著,司馬昭並沒有一定要殺害曹髦的理由,而且當眾殺害曹髦,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麻煩,陷入空前的危機。曹髦遇害後,司馬昭的處境非常狼狽,如果不是當時士族群體都倒向了司馬家族,司馬昭將很難過關,更遑論稱帝了。
所以,司馬昭並沒有主動下令殺害曹髦,而是曹髦主動討伐司馬昭不成,結果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反殺。但是曹髦遇害之事,司馬昭是難以撇清關係的,這事和他有著直接關係,是司馬昭謀朝篡位引起了曹髦的反抗,才會讓曹髦不計後果要和司馬昭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