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果在此戰勝利的話,一舉便可平定江東,也就不會出現那種局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如果在此戰勝利的話,一舉便可平定江東,也就不會出現那種局面

赤壁之戰,曹操的打擊目標,到底僅僅是徹底擊敗劉備、劉琦(攻佔夏口,完整拿下原劉表控制範圍),還是想一舉平定江東。《三國誌》對此並沒有很清晰的直接描述,但是把赤壁之戰相關人物列傳串起來看,細讀文字,還是能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東吳是主動參戰,禦敵於國門之外

說到曹操癡想一舉平定江東,很多人都會提到那封著名的恐嚇信,信中曹操對孫權說,「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後世都據此認為,曹操在赤壁之戰前,已經做足準備,一舉平定江東。事實上這封信並沒有見諸於《三國誌》正文中,而是見於裴松之注文引自《江表傳》,可信度值得探討。

《三國誌》中,赤壁之戰前,沒有曹操明確下令進攻東吳的描述。當時的東吳應該屬於非交戰的第三方。《諸葛亮傳》中提到,「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既然還可以觀望,說明東吳尚未直接參戰。只是面對聲勢赫赫、龐然大物一般的曹軍出現在自家門口,引起了東吳內部的巨大爭論,張昭等人勸孫權投降,實際是「不戰而降」,周瑜魯肅勸孫權一戰,也不是被動防禦,而是主動參戰,保家衛國,「禦敵於國門之外」。這情形頗有點像抗美援朝前的狀態,美軍仁川登陸,並沒有將中國作為打擊目標,但中國擔心朝鮮失利後,自身利益會受到更大威脅,於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主動加入戰局。

另外,《程昱傳》中提到,程昱提醒曹操,孫劉有可能聯合,「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可惜曹操沒有引起重視。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曹操一開始並沒有把孫權作為打擊目標,否則不管孫劉是否聯合,都要一併擊之的話,自然作戰前就要把他們的力量一併考慮了。

曹操的目標只是夏口,能夠嚇降東吳更好

曹操拿下江陵後,並沒有立即乘勝追擊劉備(重大戰略失誤,讓劉備有了喘息時間,以及和東吳溝通聯盟的時間),而是在江陵論功行賞,大開表彰會,光是封侯就有15人之多,劉表降將文聘被任命為極其重要的江夏太守。曹操此舉,是要向東吳傳遞這樣的信息,投降沒有壞處,高官厚祿多的是。這也是東吳群臣在議論對曹之策時,「投降派」那麼多的原因所在。對曹操來說,不戰而降江東,肯定是最理想的方案。

表彰會開完了,曹操從江陵出發,進攻目標只是劉備最後的據點夏口。這點在《曹操傳》中寫的很明白,「公自江陵征備」,就是打劉備,沒有孫權的事。

曹操沒想到孫權居然敢和劉備聯合,之前他的謀臣甚至認為,孫權會像公孫康獻上袁氏兄弟頭顱一樣,主動幹掉劉備以求自保。曹操也沒想到,孫劉聯軍居然敢主動出擊,打響第一槍。曹操更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輸的那麼慘,早知如此,夏口這麼個無足輕重的地方不要也罷。

當然,如果說曹操對「一舉平定江東」一點沒有想法,也是不對的。《賈詡傳》中的一段話有提到,「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這裡的順江東下,應該指的是平定東吳的意思,因為後文說的是賈詡勸曹操不要硬攻東吳,而是要犒勞官吏,安撫百姓,不戰而收復江東等等。

曹操此次南下,本來的目標是荊州,最初肯定沒想過一次同時平定江東。可沒想到劉表病死了,劉琮投降了,幾乎一戰未打,就白得了荊州,作戰任務大大減輕。也有可能,這個時候曹操的心理就發生了變化,既然都來南方了,還收編了荊州的水軍,有沒有可能「兩步並成一步走」,索性順勢拿下江東。不過,這只是猜測,並沒有史料支持。

當然,對曹操來說,平定江東至少是在拿下夏口之後。最好孫權害怕曹軍勢大,向劉琮學習,主動投降。那封著名的恐嚇信,與其說是戰鬥檄文,倒不如說是給孫權施加壓力的勸降信。

曹操並沒有做好全面「渡江作戰」的準備

赤壁之戰前,孫權已經保有江東六郡(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廬江郡),包括了今天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以及湖北的一部分(三征黃祖,取得江夏郡一部分),西起漢口(夏口)東至南京(建業),都是孫權的地盤。從後世成功的「渡江作戰」來看,防守方佔據的是天險優勢,易守難攻,但也受制於防守戰線太長,無法面面俱到。因此攻擊方大多是多點進攻,協同作戰,讓防守方顧首難顧尾。司馬炎滅東吳,組織了六路齊攻。隋文帝楊廣滅南陳,更是組織了八路齊攻。從當時曹操的形勢看,他雖然收編了荊州的水軍,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己的短板,但曹操顯然沒有做好全面「渡江作戰」的準備,史書上都沒有看到相應的記載。只靠江陵順江東下這一路人馬,根本不可能搞定整個江東。

因此,可以推斷,赤壁之戰前,曹操並沒有全面進攻東吳的思想準備、物質準備,甚至東吳還在東線戰場(合肥)反擊了曹操。東吳的主動參戰,打亂了曹操原有的部署和節奏(不過,就算此戰曹操的目標不是東吳,如果他打順了,下一個目標也一定是東吳)。站在東吳的立場上,確實實現了「主動出擊,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意圖,削弱了敵人,為自己的發展壯大贏得了時間。

曹操一統天下的命確實不夠好,漢高祖劉邦只用六年就實現了大一統,漢光武帝劉秀更是不到四年就實現了,曹操征戰三十一年只混了個三國鼎立局面(從起兵反董卓算到曹操去世)。赤壁之敗,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坎。也許曹操輸就輸在太過於咄咄逼人,把孫權嚇著了,把孫權硬是逼上了和劉備聯合抗曹的道路。事緩則圓,如果曹操明確暫時不碰孫權,孫權也許就不會主動來挑戰曹操,甚至孫權真會和劉備打起來(曹操解決袁尚、袁譚時就用過這一招,減緩外部壓力,對手反而自鬥起來)。真是有點為曹操可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