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果敗在官渡之戰,三足鼎立的局面還會出現嗎?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官渡之戰曹操勝得很偶然,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也給了曹操短時間內統一北方的良機,如果袁紹打贏了官渡之戰,三足鼎立還是會存在的。
一、袁紹主力部隊的損失不小
袁紹的軍隊打的是進攻戰,曹操以官渡為依托進行防禦雖然兵力較少,但是肯定能依托防禦能力、指揮能力、兵員素質給袁紹的軍隊造成不小的殺傷。
縱然袁紹打敗了曹操,自身的主力部隊損失大約會在4成左右。當時袁紹的兵力為十萬以上,曹操的兵力為三萬左右。
因為官渡並不是攻城戰,而且以拔寨戰、遭遇戰為主。
袁紹擊敗曹操真實的傷亡會在4萬到5萬之間。而曹操一方投降的軍隊會在五千到一萬人之間。
所以袁紹官渡之戰後所剩完好的兵力加上曹操降卒的數量在6萬-7萬五千人之間。
可以很明確的說,在這樣的傷亡面前,袁紹的兵力在兩年內佔據中原有餘,但是進取四方不足。
二、曹操的選擇
官渡之戰時,曹操陣營裡有相當部分的人暗中聯絡了袁紹,所以當曹操被擊敗時這些人會順勢投降袁紹,袁紹能夠很輕易的平定曹操地盤的一半以上。
但是亦有相當部分忠於曹操的人物,如果這時曹操被擊敗沒有被袁紹的亂軍殺死,曹操選擇投降袁紹,那麼曹操所有的地盤會輕易的被袁紹佔據,天下肯定會被袁紹統一。
但是如果曹操選擇繼續抵抗袁紹,帶著殘兵與天子退往易守難攻的關中,那麼袁紹想要完全消滅曹操佔據曹操的地盤就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至於曹操的選擇,投降不是曹操的英雄本色。
曹操會收攏殘兵敗將八千人左右,在包括荀彧郭嘉在內一群忠臣的支持之下,能夠擺脫袁紹的追擊帶著漢獻帝劉協逃往關中。
袁紹的地盤最接近兗州與中原且一馬平川,所以曹操此時的策略會把壽春甚至淮南直接拱手讓給孫權,而宛城與南陽拱手讓給劉表,把南方的兩個諸侯拉進這場戰爭裡。
而曹操就憑借關中自守,留出勢力東部的權力真空來爭取時間,也許曹操會進一步拉攏馬騰、韓遂的涼州勢力。
三、其他勢力的反應
官渡之戰時,南方有劉表、孫權,西方有馬騰、韓遂,西南有張魯、劉璋等勢力。
當他們知道袁紹打敗曹操,他們會做出什麼反應?
趁著曹操地盤的權力真空,荊州劉表會攻取南陽,江東孫權佔據壽春甚至佔據淮南?建立抗袁統一戰線?
首先,袁紹如果打贏了官渡之戰,對天下的震動是極大的,四世三公的袁紹建立的是一個士族政權。
在打贏了官渡之戰後後,統一天下很有希望的袁紹會吸引著各地的士族,江東、荊州、益州的士族投降派會抬頭,風頭比曹操征孫權打赤壁之戰時的東吳投降派更甚,所以其他地方派別的內部肯定不穩。
其次,我們先來分析劉表的反應,如果袁紹建立起士族政權,曹操活下來並佔據關中,對於曹操拱手相讓的南陽、宛城,以劉表的性格不會接手宛城,但是會拿下距離荊州更近的南陽來加深襄陽的戰略縱深。
畢竟南陽是荊襄九郡之一,名正言順。
而孫權面對曹操拱手相讓的壽春與淮南肯定會毫不猶豫接受,佔據淮南依托淮河與長江建立的江淮防線會大大增強東吳的實力。
最後我們來分析一下馬騰、韓遂、漢中張魯,巴蜀劉璋的反應。
馬騰、韓遂地處西北的涼州,雖然有佔據關中的曹操擋著袁紹,但是也會對袁紹龐大的勢力忌憚,所以他們在曹操的拉攏下短期內會與曹操聯手。
而張魯,劉璋地處西南因為距離與山川阻隔等原因,對袁紹的反應估計會很冷淡,只有袁紹佔據了關中或者荊州,他們才會足夠重視。
四、周瑜
赤壁之戰是周瑜的軍事能力的巔峰,按照袁紹的速度,佔據中原後南下的時間大概會比赤壁之戰提前四、五年的時間。
那麼,這時的周瑜能否擁有後世赤壁之戰的軍事能力,江東孫權、荊州劉表的軍隊實力比起公元208年孰強孰弱?袁紹南下的軍隊比起曹操的軍隊孰強孰弱?
袁紹大約會在公元204年左右南下,面對的是佔據南陽的劉表與佔據壽春的孫權,而且劉表未死。
袁紹南下的首要目標肯定是劉表,而劉表面對這樣的攻勢,肯定會積極主動聯絡孫權組成聯軍抗擊袁紹。
考慮到當時劉備也在劉表的地盤,那麼聯軍的架構大概是荊州軍+江東軍+劉備軍。
而袁紹的進攻重點與劉表的防守重點就會在漢水邊上的襄陽,當然,壽春袁紹也會派部分軍隊去牽制孫權軍。
所以袁紹進攻荊州的軍隊人數大約為二十五萬,孫權能派出組成聯軍的人數會是兩萬左右。軍隊實力比起赤壁之戰,雙方的差別應該不大。
公元208年周瑜時年33歲,公元204年周瑜時間29歲,4年的差距對於處於成熟的將領,領兵打仗水平增長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公元204年周瑜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周瑜不會取得聯軍的主導權,只有在襄陽陷落劉表退往江陵時,周瑜在長江才會得到聯軍的主導權並且大概率反敗為勝。
五、袁紹的局限與選擇
袁紹在歷史上只活到了公元202年,雖然有被曹操打敗的原因,但袁紹的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容忽視,他的壽命始終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更何況袁紹的幾個兒子都有自己的班底,當袁紹佔據曹操的地盤迅速擴大勢力,袁譚、袁尚、袁熙的矛盾亦會被激化。
袁紹在佔據中原後有三個戰略選擇,一是按兵不動,休養生息;二是像曹操當年一樣南征荊州;三是平定關中,佔據漢中,進而奪取巴蜀。
這三個方略各有各的優點,對於袁紹的選擇,我傾向於袁紹會先打曹操的關中,肅清曹操中原的勢力。
再把目光放到壽春、淮南與孫權爭奪江北之地,之後才會選擇荊州南下。
袁紹的軍隊主力雖然比曹操軍規模更大,但他們更不善水戰,且軍隊內部不穩 ,弱點更多。
所有這樣的選擇,袁紹與孫劉聯軍會在漢水的襄陽,在長江的赤壁或者江陵有兩戰,襄陽估計會被袁紹付出一定代價的拿下。
而長江戰線,袁紹極其有可能會重蹈曹操赤壁之戰的覆轍,最後是袁、孫、劉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