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蜀國使者出使吳國。孫權問:「你們家丞相都重用哪些人啊?」使者回答:「衝鋒陷陣用的是大將魏延,後勤調度用的是大臣楊儀」。孫權聽後對使者說:「這二人都是小人,雖然能一時發揮作用,但久則生亂,尤其是你家丞相死後,禍害就更大了。
反骨仔魏延的下場大家都很熟悉了,那楊儀最後又如何呢?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楊儀從小就聰明好學,長大做了荊州的主簿。荊州本是劉表的地盤,後來被曹操佔領。赤壁之戰後,孫劉曹三家瓜分了荊州七郡,楊儀因為跟荊州刺史傅群鬧矛盾,一氣之下就跑到投靠了鎮守荊州的關羽。
楊儀工作能力很強,各項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很得關羽的信任。有一回關羽有封很重要的信要送給劉備,別人送他都不放心,唯獨讓楊儀去辦他才覺得穩妥。
楊儀到成都把信親自交給了劉備。劉備順便問了他幾句荊州的情況,沒想到楊儀對答如流。這一下子就引起了劉備的注意,於是就留下來擔任成都左將軍兵曹掾一職。
楊儀這個人非常有才,幫著劉備做了很多事情,深得領導賞識。後來,劉備稱漢中王,立刻就把楊儀提拔為尚書。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次次領兵伐魏,都是因為楊儀統籌調度有方,才讓諸葛亮省了不少心,又加之劉備生前的極力推薦,諸葛亮也十分重用楊儀,任命其為參軍,助他料理軍中事物。
楊儀調度有方,可是就是有一個人他調度不了,那就是大將魏延。魏延戰功顯赫,跟隨劉備多年,這種人難免會有些高傲。瞭解魏延的人一般都順著他,唯獨自視甚高的楊儀偏偏看不上他。開會時,這兩人經常吵得不可開交,有幾次魏延差點拔刀要去砍楊儀,打不過魏延的楊儀就只能找諸葛亮告狀。
諸葛亮拿他倆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居中和稀泥,好在有諸葛亮在他倆還掀不起多大的浪。
諸葛亮含恨五丈原後,蜀國就再也沒有人能鎮得住他們兩個了。很快他們就鬧翻了,最後是楊儀利用諸葛亮的計策除掉了魏延。楊儀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漢中,把部隊和諸葛亮的臨終奏章交給了劉禪。
諸葛亮在奏章中對蜀國的發展和人事安排做了詳細地部署。因為是相父的安排,劉禪想都沒想就實施了,任命蔣琬為丞相大將軍,姜維為輔漢將軍,費禕為尚書令,等等。劉禪封賞了一大圈,但唯獨沒有平叛功臣楊儀的份。
這讓楊儀心裡非常窩火,腦中彷彿有千萬隻草泥馬咆哮而過。不管是論資歷,論才學,還是論功勞,沒有誰也不能沒有我啊?
下朝後,楊儀遇到了費禕,把一肚子的牢騷和不滿都朝費禕傾瀉了一番,從當年如何棄暗投明,跟隨關羽,到主公劉備又是如何他重用他,怎麼幫諸葛亮六出祁山,再到平叛魏延叛亂,如何把部隊安全帶回。楊儀越說越激動,最後一不小心居然說出了,當初,如果我要是把人馬拉到魏國去……
就在楊儀向費禕倒苦水的時候,新丞相蔣琬找到了後主劉禪,他說:陛下今天封了這麼多人, 卻忘了賞賜楊儀了,楊儀功勞甚大,不封賞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劉禪的腦細胞本來就不夠多,以前聽諸葛亮的,現在諸葛亮讓蔣琬接替自己,劉禪也懶得管,於是就同意了蔣琬。
就在劉禪和蔣琬商量如何封賞楊儀時,費禕急急忙忙地跑了進來說,不好了,楊儀要反,並把楊儀跟他說的抱怨一股腦的說了出來。蔣琬和費禕都說楊儀這個人受不得委屈,以後難免會做出什麼禍事,建議劉禪早做決斷,以絕後患。
劉禪一聽,感覺也有道理,就讓人把楊儀拿下問斬。蔣琬趕緊說,楊儀雖然犯了錯,但他也為蜀國立了不少功勞,還是把他貶為庶民吧。
當了平頭老百姓的楊儀還是不老實,經常給劉禪寫奏章發牢騷,而且言辭十分激烈。劉禪經常被惹得很生氣,終於有一次他忍不住了,就派人去抓楊儀回來問罪。可是就當收押楊儀的人到達的那天夜裡,楊儀就自盡了。
楊儀也算是經歷過風雨的大人物,因為肚量小、不自重,最後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就像陳壽對他的評價一樣: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