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鄧艾的偷渡平陰可以成功,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卻不被採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公元263年,司馬昭聚集四方之兵共計十八萬,就此兵分三路討伐蜀漢。由於姜維錯誤的防守策略,再加上蜀將蔣舒陣前投降,以至於漢中除了漢、樂兩城以及少數關隘外幾乎全境失守,魏軍就此長驅直入,穿過漢中直入巴蜀腹地。但姜維並沒有就此放棄,他設計逼退諸葛緒,成功退守劍閣,就此與鍾會的大軍對峙。由於劍閣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道路,鍾會不能放棄劍閣,但此時劍閣久攻不下,他也因此有了放棄的想法。就在此時,鄧艾提出了偷渡陰平的計策,鄧艾稱如今蜀漢大敗,應該乘勝追擊,他可以領一支奇兵從陰平沿著小路出發,奔赴涪縣,此處距離劍閣西有百餘里,距離成都三百餘里,若到時候姜維救援,魏軍主力可攻破劍閣,若姜維不出兵救援,則可直接攻破成都,鍾會同意了鄧艾偷渡陰平的計策,最後鄧艾的計劃成功了,他攻到成都城下,逼得劉禪投降。
但實際上,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大將魏延也曾提出過類似的計謀,當時魏延想效仿昔日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由他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出發,快速到達長安城下,此時鎮守長安的將領必定驚慌失措,魏延可就此一舉拿下長安,在此之後,魏延鎮守長安數十日,等待由諸葛亮率領的大軍,從斜谷趕到長安來支援,從而佔據長安。然而當時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凶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那子午谷奇謀與偷渡陰平究竟有何不同,為何鍾會會採納鄧艾之計並且成功,而軍事能力不差的諸葛亮卻不願讓魏延冒險呢?
事實上,偷渡陰平的危險在於陰平小道並非行軍的道路,它需要鄧艾創造出道路來走,畢竟陰平小道是懸崖峭壁,很難行走,鄧艾需要裹氈從峭壁直接滾下去,可見其凶險,一旦路選得不好,這支軍隊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而在此時,曹魏所在的軍隊糧草不足,如果鄧艾不走陰平,鍾會在面對軍事能力不俗的姜維時,沒有更好的辦法攻破劍閣,只能選擇退兵。可以說,偷渡陰平是無奈之舉,也是大膽的舉動。
而在子午谷奇謀中,子午谷這條路不是密道,而是一條世人皆知的道路,因此魏延想通過這條路發動奇襲的想法,很容易被魏軍猜到。更何況,即便這條路沒有守軍,行路也是很凶險的,魏延不一定能安全通過子午谷。再加上即便魏延能出子午谷而抵達關中,他也不見得能順利攻下長安,而且又因為魏延要出奇兵,糧草就不會帶太多,不能依靠後方補給,因此一旦失敗,魏延也將全軍覆沒。
不難看出,偷渡陰平最大的風險在於行路,而子午谷奇謀則需要考慮抵達關中後如何攻克長安,難度比偷渡陰平要大得多。而且子午谷的長度大約有六百里,魏延又要發動奇襲,行軍過程中將士定然十分疲憊,反觀鄧艾行路雖然凶險,但他是從山上滾到山下,雖然凶險,但行軍的強度比子午谷要輕得多。最為關鍵的是,鄧艾如此做,是不得已的情況下的破釜沉舟之舉,當時鐘會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同意。而魏延在發動子午谷奇謀之前,北伐才剛剛開始,勝負並未知曉,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定然不會同意魏延的選擇。
偷渡陰平與子午谷奇謀雖然都是急襲戰,但迫於諸多因素,子午谷奇謀不僅更為困難,而且收益不算大,偷渡陰平雖然危險,但由於利益更大,當時兩軍的統帥自然會做出不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