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三國是英雄倍出的年代,也是英雄氣短的年代。
三國的開國君主分別是魏國的曹丕,蜀漢的劉備,吳國的孫權,不過比起曹丕,曹操知名度更高,所以本文來說下三國三位頂級大佬: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臨終遺言。
人終有一死,這是造物主對人們最公平的待遇,所以不論輸贏成敗,曹劉孫都走上了一個共同的終點,也在終點到來時發出了不同的呼聲。
曹操遺言——兒女情長
三國裡,曹操知名度那麼高,但是他竟然不是王朝的開創者,這也算是奇事。就曹操本心而言,是否想過篡漢也未可知,不過曹丕做了,而且給老爹謚號武帝,所以不論曹操自願與否,蓋棺之論,沒法改變。
曹操作為劉備口中的「托名漢相,實為漢賊」的梟雄,在三國裡,是第一個出局的大佬。
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他臨死前留下《遺令》。
筆者就這接把大概內容翻譯如下:
我半夜醒來,感覺身體不舒服,挨到早上,喝了點粥發汗,又服用了些當歸湯。
稍有氣力,讓我不禁思緒縱橫,我在軍中基本按照法規辦事,但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們不能效仿,
如今天下未定,你們不用按照古制厚葬我,簡簡單單的就行了。我有頭疼的毛病,所以有戴頭巾的習慣,我死後,也按這樣的佩戴給我打扮,別忘了,讓我到地下受罪。
……
我沒啥太多錢財,剩下的不分就分給諸位夫人,她們如果生活窘迫,就自己做鞋賣錢,得學會自力更生啊!
我做官時候所得的綬帶,都放到庫裡別亂動,那是我榮譽的象徵;其他衣物就無所謂了,你們兄弟如果喜歡可以拿去分了。
一位偉大人物的臨終遺言如此兒女情長,可見,大人物也是人,也有與普通人一樣的為妻兒擔憂的一面啊。
劉備遺言——天下為公
相對於曹操的《遺令》似乎劉備的遺言更為著名,雖然不及曹操話多,但是字字珠璣,乃千古君臣相遇之典範。
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劉備病逝,享年63歲。
在臨終前,劉備把從成都趕來的諸葛亮叫到床邊,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思是諸葛亮筆曹丕強多了,為了復興炎漢的大業,諸葛亮可以代替不肖的劉禪。
諸葛亮聽後,痛哭流涕:「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隨後又給兒子劉禪寫了正式的遺詔:我開始病得不重,後來越發不好,如今看來是不行了,古人說五十歲就不算早死,我如今六十多了,應該滿足。
你們兄弟幾個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多看古書。對待丞相要跟對待我一樣,切記……
《三國誌》作者陳壽評價劉備的遺言:
及其舉國托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孫權遺言——心懷百姓
在三國的三個大佬中,孫權存在感是最低的,不過他卻悄悄的活過了曹操的孫子曹睿,在曹魏第四代皇帝曹芳被廢黜的前兩年病逝,享年71歲,在位24年。
孫權的遺言如下:
古代像我這樣在位如此長時間的皇帝不多,我這都是拖父兄的福氣,賴諸位臣工的匡扶啊吳國雖然有大山、大海的屏障,兵患不多,但是這也是因為魏蜀不斷相爭,故而我們才得以休養生息,一旦二國爭出高下,那戰爭必定會降臨在我們頭上。
我在位五十多年,做的實在不夠好,你們要以我為戒,發揚先祖的美德,重用賢臣、與民休息,這樣才可以保住江山社稷!
觀曹、劉、孫三人的遺言,曹操的似乎在說家常, 劉備對於兒子是否為合格的繼承人還很擔憂,只有孫權,他告誡子孫要善待百姓。
曹操是出於自信,知道自己勢力強大,不用為天下事分心;劉備是出於無助,怕兒子不能掌握大局;孫權則唯一的能夠在臨終前想到百姓的君主,雖然也是為了自家江山,但畢竟也是有愛民之心的,所以如此說來,孫權的境界還是比曹劉高出一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