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為什麼不敢和司馬懿決一死戰 說到底還是曹爽性格問題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爽為什麼不敢和司馬懿決一死戰 說到底還是曹爽性格問題

對曹爽和司馬懿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三國演義》中高平陵之變發生後,曹爽聽信了司馬懿的一面之詞,交出了大將軍兵符,甘願躲在家裡吃熱湯餅,在被殺之前,曹爽甚至還感慨:「時至今日,還有熱湯餅果腹,我願足矣,司馬公絕無害我之意。」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曹爽話音剛落,誅滅曹爽三族的聖旨到了。曹爽這時候才意識被騙慘了,可惜為時已晚。千百年來,高平陵之變時曹爽放棄抵抗、自動交出兵權、寧願躺在家裡吃熱湯餅,無不令人扼腕歎息。很多人認為,如果曹爽聽從了智囊桓范的意見,挾持天子曹芳到許昌,然後召集天下兵馬勤王,與洛陽的司馬懿決議死戰,勝算很大。筆者不敢贊同上面的意見,因為即使曹爽選擇決戰,他的勝算也很小。為什麼他不敢與司馬懿決一死戰呢?主要是由曹爽的以下幾個性格特點決定的。

曹爽

一、優柔寡斷

除了大司農桓范以外,曹爽任用的心腹基本都是一些浮華之人,並沒有做實事的才幹。曹爽的心腹何晏、鄧颺、丁謐等人擔任尚書,任用私人、作威作福,專擅朝政。而這些人在魏明帝曹睿在位時,曹睿認為他們浮華,貶黜他們。曹爽當政時把他們召回來,委以重任。曹爽聽從丁謐的建議,上奏皇帝,加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削其兵權。從此,曹爽開始了專權。曹爽專權之後其優柔寡斷的性格特徵表現出來了。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聽從鄧颺的建議,到長安征發了約7萬人,攻打西蜀,司馬懿勸阻曹爽不聽。其間戰事不利,因為蜀道難,而且多山,行走在山道中,容易中埋伏,或者敵人截斷道路,很可能全軍覆沒。曹爽手下的參軍楊偉給曹爽分析形勢,應該立即退軍,不然將會慘敗。直到這時,鄧颺還在慫恿曹爽繼續進兵。曹爽猶豫不決。楊偉、丁謐在曹爽面前爭執起來,楊偉說:「鄧颺、李勝壞國家大事,可斬之。」這時,夏侯玄聽從了司馬懿對形勢的分析(不退軍將失敗的忠告),也建議曹爽退軍。直到這時,曹爽才悶悶不樂地下令退軍,白白耗費了很多兵馬、錢糧。

另外,還有高平陵之變時,面對交出兵符的問題,猶豫不決。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曹爽是個優柔寡斷的人。

二、盲目自大、剛愎自用

後來,曹爽玩得有點過火了,私選先帝才人七八人、又假傳聖旨讓先帝婕妤教習樂器,把宮裡的樂器搬到自己家裡用,時常與何晏等人飲酒作樂。曹爽的弟弟曹曦的看不下去了,非常憂慮,多次勸諫曹爽,曹爽不聽。曹曦還寫了3篇有關驕奢淫逸致敗的文章委託弟弟們轉達曹爽,言辭非常懇切。曹爽知道後,非常不高興。曹曦甚至因為建議不能被曹爽採納,多次痛哭流涕。司馬懿知道情況後,暗地裡為奪權在做準備。司馬懿在曹爽專權的十年中,暗中籠絡門閥士族,網羅人才,比如鄧艾、郭淮、陳泰等大將。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膽子越來越大,他聽從丁謐的建議派人將郭太后遷居別宮軟禁起來。正始九年(248年)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去世,司馬懿料理完其妻後事後,向朝廷一直請病假賦閒在家。

高平陵發生前,曹爽兄弟幾人帶著皇帝曹芳準備都出城去,大司農桓范勸說到:「總萬機,典禁兵,不宜並出,若有閉城門,誰復內入者?」曹爽說:「誰敢爾邪!」幾兄弟都出城去了。因為幾天前,曹爽派李勝去司馬懿府中探望過,這個老傢伙已經生命垂危了。曹爽沒有想到的是,李勝是一個大草包,去探病也沒帶個醫生什麼的,輕易地被司馬懿裝病騙過了。

從以上幾個案例可以看出,曹爽盲目自大、剛愎自用。

桓范

三、欺軟怕硬

曹爽不敢和司馬懿硬碰硬說到底還是畏懼司馬懿的勢力。從司馬懿發動政變的陣容來看,包括司徒高柔、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等都是有影響力的人物,還有司馬師暗中訓練的3000死士,洛陽城中的太后和禁軍都在手中,而且司馬懿非常善於用兵、深有謀略,在曹魏軍中的影響力甚廣。而曹爽這邊,已經失去禁軍的控制權,手裡捏著一個小皇帝曹芳,如果真的是挾天子令諸侯的話,地方上的很多實力派特別是淮南地區將軍們恐怕也會採取觀望的態度。

曹爽對自己有幾斤幾兩是很清楚的,他也知道司馬懿的厲害,所以不敢開戰。可以說,曹爽就是欺軟怕硬。

四、駑馬戀棧豆

司馬懿和太尉蔣濟在分析桓范投奔曹爽之後,曹爽是否會採納桓范的建議,蔣濟認為桓范是聰明,但是曹爽駑馬戀棧豆,必定不能採納桓范的建議。司馬懿和他的看法一致。果然,曹爽割捨不下洛陽城中家裡面的嬌妻美妾,相信了司馬懿派出的幾路信使,交出了大將軍兵符。

駑馬戀棧豆,比喻平庸的人目光短淺,貪念祿位、家室等眼前利益。

很顯然,曹爽又被他們猜中了,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總而言之,曹爽因為以上四個性格特徵,決定了他不敢和司馬懿決一死戰。這也印證了桓范對曹爽兄弟的評價:「曹子丹佳人,生汝以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滅族矣。」 即使曹爽真的起兵反撲,結局也是注定失敗的,因為司馬懿等這次政變已經很久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評論。

司馬懿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