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夏侯惇眼睛被曹性射中後,拔矢啖睛,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相信這是大家想起夏侯惇的第一反應。但是看了三國正史以後會對夏侯惇產生一種錯覺,不但沒有什麼戰功被人綁架劫持卻能成為曹操集團中地位最高的將領。戰績與其政治地位形成了強烈反差,讓人覺得他就是一個靠親戚關係攀上高位的無能貨色。
那歷史上真實的夏侯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是西漢太僕夏侯嬰之後,夏侯淵的族兄。曹操舉兵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便跟隨著曹操征討,擔任裨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各路諸侯建立討董聯軍,曹操成為奮武將軍,夏侯惇就是他麾下的司馬。級別也是高於曹仁和夏侯淵的。夏侯惇曾經主動上書曹操請求封他魏官。曹操對他也是非常倚重和信任,曾與他同車此外曹操還把女兒清河公主許配給夏侯惇。
興平元年(194年),夏侯惇守濮陽,曹操征討徐州的陶謙。可是張邈、陳宮卻叛變迎呂布,夏侯惇帶輕兵去營救留在鄄城的曹操家小,這時候遇到了呂布的軍隊,雙方開始開戰。呂布軍退回,於是呂布趁機進入濮陽。後來呂布詐降,夏侯惇被那幾個詐降的士兵給綁架了,並且要挾副將韓浩用錢糧換夏侯惇。韓浩卻不以為然聲稱按照國法將不考慮人質的安全,那幾個劫持夏侯惇的小兵感到害怕,放走了夏侯惇。隨後夏侯惇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卻在反攻呂布時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稱為「盲夏侯」。
雖然夏侯惇戰績不顯,但其在屯田興兵方面卻是一等一的好手,他擔任濟陰太守時,治理蝗災,改良河流,建蓄水池,親自擔土,率領士兵種稻耕田,避過了缺糧的危險,百姓皆受益。夏侯惇為人儉樸作為曹魏核心將領,他都對權力和富貴保持著淡泊心態,得到的賞賜基本都會分給部下,沒有留下什麼多餘的家財。這樣的品質想必也是得到曹操重視的原因之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夏侯惇被拜為大將軍,在那之後去世。
曹丕親自穿喪服為其發喪,追絲為忠侯,夏侯惇一家也都獲得優厚待遇。233年,去世多年的夏侯惇受到曹叡在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其在曹魏政權圖騰式的地位,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