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接回蔡文姬為何不納她 反而將她嫁給他人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接回蔡文姬為何不納她 反而將她嫁給他人呢

你真的瞭解曹操和蔡文姬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導語

操曰:「汝死後,汝妻子吾自養之,汝勿慮也。」

曹操的這句話流傳後世成了許多霸道無恥之人的口頭語,卻很少有人做到,但是曹操不但說了他也做到了。

眾所周知曹操在歷史上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癖好,那就是喜歡寡婦,而且很多都是搶來的。據說曹操有三十多位妻妾,只有兩人是曹操自個兒的,其餘的全是敗軍之將的遺孀或前妻,其中有幾個特別出名的。

1.秦宜祿的妻子杜氏

秦宜祿本是呂布手下的一員大將。他的妻子是個美人,本來杜氏被關羽看上了,攻取呂布時,關羽向曹操討要杜氏,本來曹操都答應了,可是最後看見杜氏的美貌,自己又懊悔了,結果自己將她納之為妾。

「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

2.張繡的嬸嬸鄒氏

鄒氏讓曹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197年,曹操打敗張繡,結果看上了張濟的妻子,也就是張繡的嬸嬸,當夜就將鄒氏留宿早自己身邊,結果這事讓張繡知道了,「北地神槍」大為惱火,當夜張繡襲擊曹營,曹營大亂,就連曹操都差點被殺死,但是自己的長子曹昂和侄子以及典韋都戰死了,曹昂之死讓曹操和原配丁夫人感情出現了問題,丁夫人恨了曹操一生。

操見之,果然美麗。問其姓,婦答曰:「妾乃張濟之妻鄒氏也。」操曰:「夫人識吾否?」鄒氏曰:「久聞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操曰:「吾為夫人故,特納張繡之降;不然滅族矣。」鄒氏拜曰:「實感再生之恩。」操曰:「今日得見夫人,乃天幸也。今宵願同枕席,隨吾還都,安享富貴,何如?」鄒氏拜謝。是夜,共宿於帳中。

根據《三國誌·后妃傳》等有關史料記載,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劉夫人、卞夫人,後來又有環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儀、孫姬、李姬、周姬、劉姬、宋姬、趙姬。這些人所以能載入史冊,是因為她們一共給曹操生了二十五個兒子,沒生兒子的女人,當然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女人,只是缺乏有關史料可查而已

如此喜歡別人妻子的曹操為什麼在將蔡文姬贖回以後卻沒有納她,反而將她嫁給了其他人。先來分析一下自己的觀點。

曹操不納蔡文姬的原因,蔡文姬乃名門之女,身份高貴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曜鮮」說的就是蔡琰,蔡琰,字文姬,陳留郡國人,是東漢名儒蔡邕的女兒。總之就是蔡文姬十六歲了,正當貌美之時。

蔡琰在父親的培養之下,「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加上世家大族養成的氣質,成為當時有名的才女。

年輕的時候蔡文姬對音樂有著特高的天賦,她能聽出父親音樂中的細小錯誤,聞名中外的焦尾琴就是她協同父親做出來的。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在蔡文姬十六歲的這一年嫁給了河東門閥衛家衛仲道,可惜結婚後一年衛仲道就去世了,蔡文姬只能回到家裡。如果人生不發生意外,那麼等待蔡文姬的也就是再嫁,不會留下後來的赫赫名聲。

在漢朝時期,女人的地位非常的高,女人可以改嫁的,而且還不受歧視很受歡迎,漢武帝的母親就是改嫁之人,衛青的妻子平陽公主也是改嫁的!當時劉備的吳皇后也是改嫁之人!可見當時風氣,女人改嫁受歧視是在宋朝出現的,女子地位極速下降,在以前確實很高。

公元192年,父親蔡邕因為給董卓收屍,被王允害死。從此蔡文姬失去了父親的寵愛!後來董卓部將李榷、郭汜攻破京城,蔡文姬被搶到了南匈奴,她成了南匈奴左賢王的王妃,這一年,她大概是二十三歲。

「胡人寵我兮生二子」,蔡文姬成了左賢王的心肝寶貝,因為此時的南匈奴再也沒有了以前的威風,所以她在南匈奴受到了非常高的禮遇,過的很不錯,還生下了兩個兒子。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公元207年,曹操以黃金千兩、白壁一雙向南匈奴換回了蔡文姬。雖然她的丈夫非常的寵愛她,她的兩個兒子也非常的依戀她,可是蔡文姬還是不習慣匈奴的生活,毫不猶豫的回到了中原。

蔡文姬是名門望族,是大漢名士蔡邕的女兒,是當世的名士,在東漢末年的世家門風情況下,蔡文姬即使再婚,那麼也是嫁做他人妻子,為夫人,而曹操當時的妾都是戰俘遺孀,而這樣的人在漢朝的時候是沒有地位的。

曹操不納蔡文姬的原因,蔡文姬文采斐然希望她可以續寫家中藏書

蔡文姬之父蔡邕精通經史典籍,工於隸書,長於音律,除通經史、善辭賦之外,又精於書法,擅篆、隸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據《後漢書·蔡邕傳》載,蔡邕曾收集漢朝歷史,作《靈紀》及十意,又補諸列傳四十二篇,因李當年蔡家絕對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圖書館藏書多至萬餘卷。但是可惜,蔡府藏書毀於李榷、郭汜之亂,藏書都遺失了。

曹操一直惋惜蔡府的藏書遺失於戰火,希望蔡文姬能夠重新整理成冊,所以安排蔡文姬整理抄寫。蔡文姬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記憶力,寫出來400多篇傳於後世包括《勸學》《辭海》《女訓》等等。

曹操希望蔡文姬可以默寫出來蔡邕的藏書和作品,而如果作為曹操的妻妾的話,是不可以出來整理這些的。

曹操不納蔡文姬的原因,曹操和蔡邕是通家之好

「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於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董祀。」這是曹丕在《蔡伯喈女賦序》中對於兩家的描述,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曹操和蔡邕是管鮑之交,也就是兩個人是同輩,是好朋友,而蔡文姬可以說是是曹操的侄女,雖然曹操不大注意自己的私德名聲,但是對於自己在天下人前的德行還是很注意的。

如若納了蔡文姬,那就屬於長輩娶小輩,在尊重長幼有序,士族以禮傳家的漢代,這絕對是不允許的,如果這樣做了那曹操在天下中的名聲就毀了。

蔡文姬的最後婚姻結局

「托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蔡文姬回來以後曹操將她許配給了屯田都尉董祀。

董祀文采斐然,英俊挺拔,是很多姑娘眼中最理想的婚姻對象,而且比蔡文姬小十幾歲,所以這件婚姻對於蔡文姬來說壓力卻很大。

婚後不久,董祀就因貪污犯了死罪,大雪寒天,蔡文姬披散著頭髮,赤著雙腳,趕到魏王府去向曹操求情。她向曹操跪下磕頭,「大王的好馬成千上萬,大王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只要派出一名武士,一匹好馬,追回判罪文書,就能挽回我丈夫的生命」,一向殺人不眨眼的亂世梟雄竟然網開一面,為著蔡文姬的懇求,一筆勾銷了董祀的死罪,還給蔡文姬送上頭巾鞋襪,以防她生病著涼(看來曹大魔頭還是有疼人的一面的,也許這也是他喜歡蔡文姬的一點點苗頭吧),其實曹操也可以不答應她,還會再給她找一個丈夫,但是曹操就是沒有這樣做不得不令人疑惑。

感覺曹操還是非常在乎蔡文姬的,所以才會痛痛快快的答應釋放董祀,也比較重視她。

以上是個人愚見,大家有什麼見解可以留言評論!

參考書籍《胡笳十八拍》《三國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