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號將軍和重號將軍在東漢三國時期是武將的主要官職。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其中,重號將軍雖然地位較高,但是數量有限,主要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等。因此,從西漢時期開始,朝廷就冊封了大量的雜號將軍,以此授予立下戰功的武將。到了漢末三國時期,雜號將軍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比如關羽的蕩寇將軍,呂布擔任的奮武將軍等,都是常見的雜號將軍。
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威遠將軍」,自然也是一個雜號將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和曹魏歷史上,幾乎沒有人擔任威遠將軍這一官職。與此相對應的是,東吳有四位「威遠將軍」:大多籍籍無名,你都知道嗎?
一、孫邵
首先,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孫邵(163年-225年),字長緒,青州北海國人(今山東濰坊市昌樂縣西)。對於孫邵來說,原本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被孔融稱讚為可任朝廷要職的人才。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孫邵沒有成為東漢朝廷的大臣,但是,他最終成為了東吳第一位丞相,這也算驗證了孔融的預言。
在東漢末年,孫邵跟隨揚州刺史劉繇到達江東,繼而輔佐孫權,受到了孫權的重用。公元222年,孫權稱吳王的時候,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張紹會成為東吳第一位丞相。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孫邵成為吳國首任丞相。並且,孫權還將孫邵加封為「威遠將軍」。在擔任東吳丞相數年後,孫邵病逝。至於孫邵具體的去世時間,則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
二、孫鄰
其次,孫鄰(202年-249年),字公達,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一帶)人,孫堅長兄孫羌之孫,豫章郡太守、都亭侯孫賁的長子。因此,對於孫鄰來說,還是孫策和孫權的堂侄,三國時期的吳國宗室、將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鄰的父親孫賁去世,孫鄰繼承其爵位。孫鄰九歲時,代理豫章郡的太守,進封都鄉侯。
後來,在孫權的重用之下,孫鄰升任夏口、沔中督,威遠將軍。赤烏十二年(249年),孫鄰去世,他的兒子孫苗襲爵。對此,在筆者看來,在魏蜀吳三國中,東吳和曹魏一樣,都擁有數量較多的宗室將領。與此相對應的是,蜀漢的劉備,反而身邊沒有宗室力量。
三、孫據
孫據(?—258年),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一帶)人,三國時期的吳國宗室,權臣孫綝之弟。東吳第二位皇帝孫亮在位時,孫綝執掌大權。為了能夠控制東吳朝廷,還讓自己的弟弟擔任東吳的武將,並執掌兵馬。其中,就孫據來說,由威遠將軍晉陞為右將軍,封縣侯。但是,到了公元258年,孫綝被東吳皇帝孫休和丁奉設計除掉,在孫綝被殺的背景下,孫據自然沒有逃過一劫,也被東吳皇帝孫休下令斬殺。
四、李衡
最後,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李衡,字叔平,荊州南郡襄陽人。呂壹被誅殺後,李衡受到了孫權的提拔。李衡後來在諸葛恪手下為司馬。諸葛恪被孫峻設計殺害後,他申請外任,做了丹陽郡的太守。等到孫休這位皇帝即位後,李衡被封為威遠將軍。總的來說,對於東吳歷史上的四位威遠將軍,大多籍籍無名,容易被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所忽略。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