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為什麼一定要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馬謖為什麼一定要死

讀過三國之後,一直在想,孔明為什麼要殺馬謖,就是因為他失了街亭嗎?難道孔明真的糊塗到,連勝敗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嗎?又有幾人是常勝將軍呢?我對斬馬謖,是這樣認識的,可能只是猜想,請諸君批評。

首先,諸葛亮出師北伐並非是為了光復中原。我們都知道,劉備在蜀地稱帝之後,國家的主要領導力量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而大多數「當地人」,實權很少。這自然會引起集團內部的權力之爭。荊州丟掉以後,這伙荊州人馬,更是成了無源之水,難以持久。孔明也深知這個道理,可怎麼才能鞏固住荊州集團的地位呢?諸葛亮便以數次北伐為其攬權的手段。證據一,孔明首伐魏國,後主召回。這證明,蜀國內確有權力相爭的事實。證據二,孔明不採納魏延的奇謀。孔明會不知,兵以正合,以奇勝的道理?非也。而且,孔明更知道,以當時蜀國的國力根本不可能消滅魏國。所以,孔明又提供了證據三,每次孔明北伐,隨未成功,但也沒有大敗。真的是,孔明用兵如神嗎?不如說,每次孔明都知道會無功而返,早早的準備好退路了。這就是,孔明伐魏的動機問題。為了掌控權力。

其次,諸葛亮是賢相。雖然諸葛亮北伐是為了攬權,但仍不能認為孔明是自私的弄臣。證據一,諸葛亮在蜀地治理,很是有成就的,不然也不會為蜀國七出祁山提供如此浩大的開支。證據二,魏延的死。魏延為什麼會死,顯然是以魏延為首的荊州幫和以楊儀為首的四川幫火並的結果。為什麼說,這是諸葛亮賢相的證據呢?楊儀之所以可以打敗魏延,可見當時四川幫已經有了對抗荊州幫的實力,這和諸葛亮對蜀地人士的任用是分不開的,還有後出師表裡的內容。在這裡,似乎本人邏輯上出了問題,既然諸葛亮要攬權,為什麼還會分權給蜀人呢?可實際上是不矛盾的。為什麼呢?從楊儀魏延之爭,我們可以知道內部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就是因為有諸葛亮在,才使得這一矛盾一直沒有成為蜀國社會中的主要矛盾。直到其死後,這一矛盾才浮現明朗出來。也就是諸葛亮最賢的一點,他很好的協調了兩集團的關係。所以,諸葛亮是賢相。

最後,是上述兩點的總結,諸葛亮是一個為自己攬權的賢相。這一句話,本身似乎又是矛盾的。但是,我們這要把諸葛亮超人的能力,作為所有人都知道的既定事實,那麼這句話就不矛盾。這一點,我不再解釋,上面兩點也經說明,孔明有足夠的能力。也就是說,諸葛亮控制集團內矛盾,防止內部分化是諸葛亮攬權的充分條件。諸葛亮死後,上述一直被壓制的矛盾浮現出來。內訌開始,蜀國實力明顯衰弱,並最終導致,蜀國滅亡。如果,以諸葛亮死後發生的種種不利蜀國的變故作為諸葛亮一定要攬權必要條件,那麼這一邏輯又是不充足的。所以,我們從另一個方向思考,以諸葛亮繼承人的選擇入手來進行證明。姜維,他既不是荊州人,也不是四川人,是矛盾兩方之外的羌人。諸葛亮為什麼會選他,真的是因為姜維有著別人不可匹敵的能力嗎?喜歡三國的人,都是會思考的,所以這一問題就得到了證明。

   必須有一個,在荊州幫和四川幫之間的第三方掌權,才是合理妥當的。那麼,作為荊州人的諸葛亮為什麼也可以掌權呢?就是因為我們已經證明了的,孔明是賢相,他雖是荊州人,但他自己卻把自己當作蜀國人,他不站在在荊州幫和四川幫任何一方。證據是,當時劉備伐吳的時候,諸葛亮的態度。當時的情況是,劉備舉傾國之兵征討東吳,一方面是藉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所謂舉義兵;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蜀國雖然在兩川,可政權的主要力量還是以荊州人為主,所謂「荊州人貴」,所以應大多數荊州人的願望收回荊州,比如黃忠,張飛,魏延,我們不考慮從伐吳初的節節勝利導致劉備的野心膨脹和最後失敗。也就是說劉備伐吳的最初目的是應荊州人的願望收回荊州。諸葛亮的態度呢,他是堅決反對的,所以伐吳是劉備掛帥,而不是孔明。由此,可以證明,諸葛亮不是代表荊州幫的,他也是第三方。這時,我們便證明完畢了,上文所述的必要條件。就是說,諸葛亮作為攬權賢相是維護蜀國穩定的一個既充分又必要的條件。

我們分析了這麼多諸葛亮,那麼這些結論,和馬謖的死有什麼必定關係呢?我們已經知道,諸葛亮是一位攬權的賢相,他不但是把權力從四川幫手裡拿來,也要從荊州幫手裡拿來,這就需要協調雙方的力量。當然,協調雙方的力量,不是說要殺馬謖來削弱荊州幫。是要緩和雙方的矛盾。諸葛亮北伐,被後主召回,已經說明,矛盾在激化,因為所有人都沒有充分認清諸葛亮的「攬權賢相」,都認為他是荊州幫的成員,魏延也不例外,所以他才氣憤諸葛亮不用他的奇謀,因為他不知道諸葛亮伐魏的真正目的,其目的是為了以魏國和蜀國間的外部矛盾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內部矛盾。

我們再分析以下這次戰爭,我們已經說明了孔明每次北伐都沒有大敗,可這一次確實是失敗了,雖不嚴重但卻徹底。所以,諸葛亮要自貶三級,來表明自己要為失敗負責任。可是,為什麼要殺馬謖呢?我們也是,從充分性和必定性兩方面進行說明。

充分性從表面看,似乎不必證明,是顯然的,馬謖失掉街亭,導致整個戰爭的失敗,所以依法當殺。我要說這是太過膚淺的認識。當時的情況是如何的呢,蜀魏雙方對壘勢均力敵,僵持不下的時候,司馬懿的魏國援軍到了,一下子就使得蜀國的戰局變為防禦階段,雙方實力已經不再是對等的狀態。所以,諸葛亮要分兵防禦,一個很關鍵的地方是街亭,會是魏國的進攻目標。所以,諸葛亮要選一個可以上任的人來進行街亭的防禦。當時的最佳人選是誰呢,不是馬謖,是魏延,可魏延不願去守街亭,當時諸葛亮「以目視魏延,魏延低頭不語」,魏延不去才有了馬謖擔任此職。魏延不去的最直接原因是街亭太難守住,他去也守不住。為什麼呢?諸葛亮都沒料到,司馬懿會迅速的解決掉孟達,殺奔而來,更沒料司馬懿會用全部人馬二十萬來攻街亭,當然魏延不去,不是因為諸葛亮沒預料到的他預料到了,而是他不想去,他知道太難守了,守的可能性太少了。我們都知道三國中魏延也是少有的文武全才,他都沒把握打贏的仗,輸了就有情可原(當然,可能有人不同意魏延的權威性,不認為他是將才,我只想說,再看看書吧)。所以,對一個有非常大的可能會輸的戰爭打輸了,要懲罰嗎?所以,殺馬謖不是失守街亭的必要懲罰,即馬謖失守街亭,不是諸葛亮殺馬謖的充分條件,失掉街亭如果有錯也不足被殺。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有人要笑我了,充分性都不成立了,你在這裡說什麼呢,稀里糊塗的?我要說諸葛亮殺馬謖是有著太過強烈的必要性,如果不是馬謖失的街亭,換作別人是不會被殺的。。再論證必要性之前,我想先說明有時候,一個決策的制定是迫不得已的,我們不必這樣做,可卻必須這樣做。這就是,諸葛亮殺馬謖的原因。

必要性。我們已經知道了,諸葛亮的立場是荊州幫和四川幫之外的第三方調和者,這就不可避免的使諸葛亮成為眾矢之的,他在雙方都不會,事實上也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因為以荊州幫和四川幫任何一方的立場出發,諸葛亮都是自己一方的對立者。這一點,我們從上文中的幾個例子可以感受到,四川幫誹謗諸葛亮至使北伐被後主召回,荊州幫的不信任,魏延屢次公開抱怨,以及諸葛亮急需魏延支持的街亭問題上,魏延退了一步(孔明魏延都知道守街亭難,可魏延守的話機會哪怕是只有一點點,也會是多那麼一點的)。所以諸葛亮已經是生存在雙方夾縫中的老鼠。

    到了孔明臨終的後期,司馬懿說,孔明事無鉅細,均親力而為,其可長呼?是呀,沒人支持他,這事兒沒人干,諸葛亮能不自己幹嗎?我們不禁要歎息,曠世孔明的千年孤單,沒人理解他,和他站在一起。可是,這是錯的,有人是和他有共同的觀點和立場---馬謖。讀過三國都知道,孔明和馬謖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有「常與之謀」的證據,事實上馬謖確實是很有才幹的,七擒孟獲,攻心為上都是出自馬謖和孔明的討論。孔明也很重視馬謖,待之猶如兄弟。這自然引起,無論是荊州幫和四川幫所有人的嫉妒,他們認為諸葛亮誰都不信任,而是僅僅信任馬謖一人。是這樣嗎,他們不知道馬謖和孔明是站在第三方的,他們甚至會有人講就是因為馬謖的存在,才是自己不被重用的原因,這就是馬謖一定要證明自己,才站出來守街亭的原因。我們假想,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全師而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諸方給予的壓力,因為街亭太難守了,難得魏延都不敢守了。可以說這是馬謖不如諸葛亮成熟的表現,他承受不住各方指責的壓力,選擇了去守街亭。對於馬謖守街亭,諸葛亮並不贊成,甚至是反對,要他立軍令狀,應該立這個軍令狀嗎?悲哉馬謖,可憐馬謖,他明白孔明的意思,可還是選擇了守街亭,所以他幾乎選擇了死,結果他也選擇了死。因為,他丟掉了街亭。經過這些分析,我們已經可以知道,如果諸葛亮不殺馬謖,那麼孔明和屬下的矛盾將發展的不可控制。到這裡,必要性得以證明。

所以,哀哉孔明,真的是千年孤獨,因為馬謖已死。

還記得當時殺馬謖的場景嗎?多麼感人至深呀,馬謖無語,孔明揮淚。一個什麼都不說了,一個已是傷痛欲絕。

最後我想說,人們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是說有才幹的人很少。可是,才子滿天下,知音僅一人。可憐馬謖,哀哉孔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