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四方將軍都有誰?他們的職責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的四方將軍都有誰?他們的職責是什麼?

四方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三國時期最出名的「四方將軍」,當然是前將軍董卓、右將軍樊稠、左將軍劉備、後將軍袁術,那都是一鎮的諸侯。

劉備的「四方將軍」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後,自稱漢中王,封了這「四方將軍」,關羽也就是劉備麾下首席大將。曹操當年以漢獻帝劉協名義封了劉備左將軍封號,被劉備「過戶」給了馬超。趙雲的當時只是「雜號將軍」的翊軍將軍,比「四方將軍」低好幾個級別,中間隔著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將軍。

曹操挾持漢獻帝劉協後本想做大將軍,卻因為袁紹不滿意自己被封為太尉 ,曹操實力不如袁紹,只好把大將軍讓給了袁紹,自己代理車騎將軍。按照漢朝制度,大將軍地位高於「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也高於驃騎將軍、車騎將軍,曹操自己代理車騎將軍,也是自知勢力遠不如袁紹。等到曹操消滅了袁紹甚至統一了北方,也就直接恢復西漢的丞相制度,自己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冊封為魏王,曹操也就封了「四方將軍」,即前將軍夏侯惇、右將樂進、左將軍於禁、後將軍朱靈。當時曹仁是「行征南將軍」(代理征南將軍),曹洪是都護將軍,夏侯淵是征西將軍。可以說夏侯惇才是曹操麾下頭號大將,後來曹丕繼位為魏王立即拜夏侯惇為大將軍,曹洪被拜為驃騎將軍,曹仁被拜為車騎將軍(兩年後才拜為大將軍)。陳壽寫《三國誌》,也是把夏侯惇列為「諸夏侯曹傳」第一位,可見其地位崇高。

孫權在曹操時期被封為驃騎將軍,在曹丕稱帝后被封為吳王,也封了東吳的「四方將軍」。值得注意的是「四方將軍」沒有陸遜,而是前將軍呂范、右將軍步騭、左將軍諸葛瑾、後將軍賀齊。陸遜在關羽敗亡後封為鎮西將軍,擊敗劉備後拜為輔國將軍,孫權稱帝后擔任上大將軍,這才是東吳首席大將。不要小看呂范,此人是孫策壽春是的「死黨」,孫策還沒起家時,呂范就把自己百名門客交給孫策指揮,可以說是孫策最早的「投資人」。孫策渡江之前只有兩位「死黨」,另一位則是族弟孫河。孫策的第一位都督不是周瑜而是呂范,孫策擔任討逆將軍最高能封部下中郎將,呂范和周瑜都是中郎將。赤壁之戰後周瑜是南郡太守,呂范則是彭澤郡太守,兩人都曾主張趁著劉備去請求「督荊州」扣留劉備。曹丕進攻江東,呂范率領徐盛、全琮、孫韶等將領,以水軍在洞口縣一帶拒敵,說呂范是東吳當時首席大將也不為過。

一些人對「四方將軍」高於「四征將軍」表示異議,主要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左將軍於禁率軍救援征南將軍曹仁時,陳壽記載曹仁指揮援軍。我查對了《三國誌》,發現曹仁傳記只有「時漢水暴溢,於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在於禁的傳記中只有「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並沒有曹仁指揮於禁的記載。龐德的傳記中有「仁使德屯樊北十里」,這也說明征南將軍曹仁只是給立義將軍龐德下命令讓其屯兵樊城以北。至於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寫「仁使左將軍於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不能排除司馬光這是「抄錄錯誤」,畢竟《三國誌》的記載比《資治通鑒》要早八百年,征南將軍曹仁下令給立義將軍龐德名正言順,對於禁卻明顯「越級」,除非於禁因為有曹操密令聽從曹仁節制。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漢中之戰時,曹休名義上是曹洪的參謀,卻因為曹操密令而成為主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