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著名戰役的最後一場,是當時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起的一場戰鬥。在劉備稱帝后的三個月,他以為關羽報仇為由出兵伐吳。東吳不得不迎戰,於是孫權立刻派出了陸遜。劉備打著復仇的旗號,士氣正聲,陸遜便採取以逸待勞的方式,阻擋蜀軍的進攻。這一戰成為了劉備死前的最後一戰,有人認為這一戰其實不打才能為蜀國爭取優勢,那麼為什麼夷陵之戰還是開戰了呢?夷陵之戰為什麼非打不可呢?
一直以來,許多人對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都不認同,在這裡,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我認為劉備對吳發動戰爭是必須的,因為:
1、荊州這個戰略要地的丟失,將嚴重影響蜀漢政權以後的發展
2、關羽的死,如果不報仇的話,將嚴重影響素以忠義著稱的劉備的形象和威信
3、建安五年,東吳版的「隆中對」中魯肅就提出先三分天下,然後吞併劉表,再與曹魏南北對峙,最後一統天下。
二、如果對吳的戰爭是必須的,那為什麼是221年這個時間?
1、221年曹丕剛纂漢自立,北方防線有馬超,魏延,無後顧之憂。
2、軍事上,蜀漢的勢力是比較強盛的時候。
3、續周瑜魯肅呂蒙相續去世之後,表面上東吳已經沒有大將之才。
4、對吳的戰爭是早遲的事,何不趁丟荊州,死關羽的借口來發動,更可顯示出是正義之師。
5、挾自己稱帝的氣勢。
三、對於劉備對東吳的戰爭,其實並不是意氣用事為關羽報仇和全力攻打東吳,只是為了尊嚴和威信的戰爭:
1、如果劉備只是意氣用事為關羽報仇,就不會在關羽死後接近兩年的時間才出兵攻打東吳。
2、如果劉備真想全力攻打東吳,不可能諸葛亮,趙雲,馬超,魏延等一個都不帶在身邊。諸葛亮和趙雲是不支持劉備發動的戰爭,但是劉備對諸葛亮和趙雲還是信任的,這與意見不合不能混為一談,諸葛亮要鎮守成都(呂布在徐州的時候就吃過這樣的虧),趙雲督辦糧草(官渡之戰袁紹就是糧草被燒而失敗)。馬超和魏延可以抽調一個回來,當時東吳大勝之後也是及時回防粉碎了曹丕的偷襲。這麼多重要將領都不帶領,而帶一些名不經轉的將領去攻打一個勢力和自己差不多的勢力是說明劉備是無知還是自大?這和爭奪漢中的豪華陣容是形成鮮明對比,難道東吳還不如漢中?
3、如果要全力攻打東吳,奪回荊州,劉備應該會訓練一支和東吳相抗衡的水軍。也不會在夷陵的時候,水軍放棄水路上岸和陸軍合二為一,為以後陸遜從水路上岸切斷劉備的長蛇陣,造成大敗的結局。
4、221年七月,剛發動戰爭時的氣勢是多麼的強勁,銳不可擋。蜀漢大軍攻下秭歸後,就駐紮在那裡,再接下來的四五個月,就沒有戰爭。直到222年的二月,劉備才率部離開秭歸,到猇亭建立大本營,難道是劉備不知道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的道理。而在對峙中,陸遜採用了堅守不戰之策,劉備也且戰且停,擺起長蛇陣,修身養息,完全沒最初的氣勢。到了六月,陸遜才用火攻打敗劉備。
由此可見,劉備發動的對吳戰爭,只是做做表面文章,不然豈會不帶一個重要將領?豈會不乘勝追擊?豈會只打巫,秭歸這些無軍事,經濟價值的地方。我猜想劉備當時的想法可能是:
1、表面要為關羽報仇;
2、為丟荊州挽回一些顏面;
3、順便教訓一下孫權;
4、劉備不想那麼早的被困在益州,而被曹魏和東吳「邊緣化」;
5、能攻佔多少就多少(劉備攻佔後的地方可是秋毫不犯)。
諸葛亮和趙雲沒有劉備政治家的眼光,所以反對對吳的戰爭。但是劉備也沒料想到的是:
1、孫權會為一些無軍事,經濟價值的地方和自己大動干戈;
2、低估了陸遜;
3、可能想到輸,可沒想到敗的那麼慘。
我們可以大膽猜想一下,如果陸遜沒有火燒連營,也許劉備會在夏天就班師回朝,那麼夷陵之戰為其挽回顏面之後,就會簡單地畫上了句號。但是劉備雖然有一個爭雄政治家應有的眼光,卻不想在作戰上小看了陸遜,以致於在他手中敗得這麼慘,最後在白帝城一病不起,顏面沒有挽回,反而送了性命,蜀漢也就此開始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