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不知道沒關係,三國網小編告訴你。
公元201年,劉備棄袁紹而投奔了劉表,劉表聽聞劉備前來,很是高興,他親自到城外接劉備入荊州,並讓劉備屯兵於新野。然而因為劉備素有仁德之名,使得劉備在荊州不斷發展,吸引了各路人才的投奔,劉表因此而忌憚劉備,從此與劉備逐漸疏遠,最終讓劉備在荊州的七年時間,都少有發展。那時劉備的他麾下沒有多少能征善戰的將士,也沒有可以安身的地盤,加上常年沒有征戰,以至於髀肉復生。就在劉備感到人生無望之際,水鏡先生司馬徽與謀士參謀徐庶都向劉備推薦了一位不世出的人才諸葛亮。劉備本來想著讓徐庶將諸葛亮帶過來,但徐庶稱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只能是劉備親自去拜訪,而不可委屈他直接上門投奔劉備。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在公元207年冬,到208年春這段時間裡,先後三次到隆中,終於見到了諸葛亮。
見到諸葛亮後,劉備向諸葛亮表述了自己心中的志向,他認為自己謀略短淺,希望諸葛亮能夠給自己出謀劃策。諸葛亮稱子董卓擾亂朝綱以來,各地諸侯並起,當年曹操的實力與聲望不及袁紹,然而曹操能憑借人的謀劃擊敗袁紹,可見曹操也並非不可戰勝的人,不過曹操此時已經統一北方,坐擁百萬之眾,為今之計,應該聯結佔據江東的孫權,以抵抗曹操,與此同時,劉備需要佔據荊州,奪得益州,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只要等到天下有變,就可以讓一位上將軍從荊州出兵北伐,劉備再率軍出秦川,則大業可成。劉備聽後十分高興,於是力邀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感懷於劉備的誠心,就此出山輔佐劉備。
在諸葛亮出山後,劉備似乎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赤壁之戰時,劉備之所以會同意魯肅的建議與孫權聯合,更多的是受到諸葛亮的影響,畢竟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明確提出了要東聯孫權,北抗曹操。在佔據荊州後,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劉備就此率領萬人進入蜀川,並在蜀川逐漸發展,最終圍攻成都,擊敗劉璋,佔據益州,達成了橫跨荊益兩州的條件。看起來,劉備這一路走來,似乎都是遵循著諸葛亮的戰略方針進行,似乎劉備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有人認為,劉備東征的時候,似乎就沒有聽諸葛亮的建議,但實際上,在劉備東征時,諸葛亮並沒有出言制止,他只是保持了沉默,因此劉備沒有聽諸葛亮建議的並不是東征這一次,而是當年曹操南征荊州時,諸葛亮希望劉備趁機奪取荊州的那次。當時曹操大軍已經出兵南下,此時劉表病逝,劉表的次子劉琮決定投降曹操,獻上荊州。當時諸葛亮稱這是奪取荊州的大好時機,劉備應該趁機起兵擊敗劉琮,佔據荊州。
但劉備認為荊州本就是劉表的基業,因此,他沒有同意諸葛亮的建議,而當時他劉備之所以沒有攻打荊州,主要還是因為劉備稱自己不忍心。畢竟劉表雖然對劉備談不上好,但也談不上壞,如果劉備趁著劉表剛剛去世的時機攻打荊州,雖然可以奪取劉表的基業,但也可能因此讓荊州百姓遭受戰火的荼毒,劉備稱不忍心攻打荊州,是因為劉備的仁義。
筆者認為,劉備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就此放棄了荊州,確實可惜,但他不違本心,以仁義處事,原因確實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