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陵,鎮**。玄德令黃忠為前部,魏延為後軍,玄德自與劉封、關平在中軍,龐統為軍師,馬步兵五萬起程西行。臨行前,忽廖化引一軍來降。玄德便教廖化輔佐雲長,以拒曹操。這一年冬月,劉璋迎劉備入蜀,劉備和劉璋稱兄道弟,非常親熱。龐統、法正再三向劉備建議在酒席上殺掉劉璋,奪取西川。可劉備怎麼也不忍心下手。
不久傳來消息,曹操出兵南征,要報赤壁之仇。劉備大驚,準備奪取西川,作為以後立足的根基。誰知,劉璋察覺了劉備的意圖,命令各關口嚴加把守,以拒劉備,還在落鳳坡射死了劉備的軍師----龐統。情況突變,劉備即刻派關平前往荊州 ,請諸葛亮速速進川。諸葛亮便讓關羽來守荊州 。隨後,諸葛亮命張飛領兵一萬,從大路殺向西川的巴郡 。
關羽大意失荊州
講到關羽大意失荊州(公元216年),好像有一句歇後語「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這好像是關羽大意了,荊州才會失掉。難道真是因為關羽太大意了,所以才會使荊州的三郡(南郡、武陵、零陵)落入東吳之手嗎?導致他最後敗走麥城,死於東吳之手。荊州十分重要,它北拒漢陔,歷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佔據天時地利,對蜀吳兩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關羽的一時大意,不僅使他失了這樣一塊寶地,也給他自己提前捕了一條走向死亡的道路。
趙雲似乎是最早考慮的人選。當時趙雲經過長阪坡的嚴峻考驗,複雜多變的混亂局勢中救劉備的獨子,捨棄劉備的夫人,至少表明趙雲的政治頭腦十分清醒而堅定;千軍萬馬、血染戰袍、歷盡艱苦磨難顯示出趙雲對主子的忠心耿耿;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匹馬縱橫充分證明趙雲的戰鬥能力——實萬人敵也!看來趙雲才是守荊州的最佳人選,趙雲沒有關羽那麼大意,讓他來守荊州,則荊州應該不會失掉。劉備之所以沒讓趙雲來守荊州,而讓關羽來守荊州,最大的可能是因為趙雲的最大缺陷是趙雲沒有來和劉備「桃園結義」。劉備讓這個對主子忠心耿耿而又心如鐵石,自己又相信有不太相信的趙雲來守荊州,劉備不太放心。
最後,關羽卻是犯了一連串的管理失誤才丟掉荊州,而且為整個蜀漢集團帶來了巨大的負面結果——劉備從西川起兵東征為他報仇,卻又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夷陵。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設計的戰略是,雄割荊、益二州,外聯東吳,內修政治,然後兩道北伐,統一中原,恢復漢室。最後因為關羽的「大意」,「隆中對」的戰略完全被破壞,兩道北伐成了六出祁山,蜀漢大業終於無法完成。最糟糕的是,(公元215年)劉備、孫權爭奪荊州。孫權之前借給劉備的荊州,劉備說是取了西川,再還荊州,沒想到,劉備取了西川後,居然不還荊州。惹怒了孫權。既然荊州是孫權,劉備就應該把荊州還給人家,和孫權一起來抗曹魏。 孫權本想將他兒子和關羽的女兒成親,然後,孫權再和關羽一起計議共破曹操。這不就是一件好事。誰知,雲長卻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結果,惹怒了孫權。孫權便助曹操取荊州。關羽就算不同意也不要罵人呀!關羽結果最後敗走麥城。這是使蜀漢無法統一天下的原因之一。
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夷陵之戰
(公元221—222年)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而向東吳展開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和蜀國(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劉玄德即了帝位,統精兵七十五萬 伐吳(實際上蜀漢約四萬多人,東吳約五萬多人) 陸遜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採用火攻的方式,火燒蜀漢連營七百里。(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削,此後,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夷陵之戰概況:劉備 先勝後敗
陸遜 先敗後勝
蜀漢的慘敗使蜀漢永遠失去荊州,正因為失荊州而導致夷陵之戰的慘敗。猇亭瀕臨長江,是長江出三峽後的第一塊沖積 平原,因猇亭之戰而出名。劉備移寨山林,陸遜以火攻之,連破四十餘營。猇亭之敗,令蜀漢元氣大傷。交戰地 @夷陵 (今湖北宜昌東南), @猇亭 (今湖北宜都北)。漢中爭奪戰後,曹魏實際上已經不可能從川北打開魏蜀對峙的僵局。機動兵力佔優勢的蜀軍可以從東西兩面夾擊曹魏。正如「隆中對」所說(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所以,劉備攻吳,不是該不該打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打。從戰略全局看,荊州對蜀漢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沒有了荊州,蜀國只有益州一隅之地,更顯的國小民寡。
東吳孫權佔領了荊州,破壞了諸葛亮的隆中戰略(《隆中對》說「北拒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所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西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接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城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使劉備不具備統一的條件,劉備若想滅曹魏或者滅孫吳,按照《隆中對》來說,他都必須奪回荊州否則他只能依靠蜀道難割據一方。劉備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帝業,還是報國仇家恨,他都必須奪回荊州,但是由於他過於急切的想奪回荊州,在蜀國完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劉備就匆忙發兵了。
劉備丟失了荊州,失去了長江上游對東吳的壓迫,也失去了東線抵禦曹魏的長江天險。蜀國在東線就只有江州了。劉備的判斷沒有錯,與其等到將來困死,不如趁東吳在荊人心未定,大將新死,士卒損耗未能得到補充之時,舉全國之兵奪回荊州。可是劉備本人的打仗水平實在有限的可以,陸遜說他「前後行軍,敗多成少」,那已經很給他面子了,他在漢中爭奪戰中的出色表現,那要歸功於法正的輔助(劉備軍的參謀長,先是龐統,後是法正,諸葛亮是在北伐時,才掌握軍權的)。劉備判斷當時是攻打東吳的最佳時期,目標是整個長江以南,而不單單是荊州,所以,不認同因關羽之死而正在氣頭不聽勸正一說法,要是氣兩年的話,人早就沒了。戰場上劉備是敗了。但不表示劉備這個計策是錯的,劉備的計策肯定是正確的但時機不到,反而成就了陸遜,所謂人算不天算。所以,我認為劉備這個判斷是正確的。
在夷陵之戰中,陸遜善於正確分析敵情,採用正確的破敵方法——火攻,所以能打敗蜀軍的攻擊,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夷陵之戰,對於三國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對蜀漢來說,它大損國力,基本上毀滅了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策時制定的宏偉戰略藍圖。對東吳來說,雖然打贏了戰爭,但是卻進一步損害了吳、蜀關係,從戰略上來看,亦打破了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可能,給日後吳蜀兩國的先後覆滅埋下了伏筆。
反過來看蜀國,劉備取得益州漢中的時間尚且不久,百廢待興,國民生產剛見起色,國家沒有過多的糧食儲備。劉備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憤怒而挑起的這場戰爭。天時地利人和,蜀國沒一個條件具備。所以,蜀國失敗是必定的。
劉備一生敗戰無數,但極少有全軍覆沒的,夷陵之戰卻輸得乾乾淨淨,原因只有一個,輕敵。如果他不輕視陸遜也就不會用十分冒險的連營計劃,也不會在陸遜攻擊自己的致命缺點時仍堅持作戰,更不會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還妄圖反敗為勝,最後毀掉自己一世英名。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實際上,「夷陵之戰」最主要的原因這就是劉備不聽勸阻、獨斷專行導致了決策性的錯誤,對於蜀國的打擊是致命的,等於親手葬送了幾十年無數人辛苦打下來的蜀國基業,以至於後來的諸葛亮六出祁山打著「克服中原,光復漢室」的旗號,在傷了國家根本後再也難以從願。
蜀國在出征之前,不論兵力、國力、物力都不落後於魏國。而且此時攻打魏國,可以藉著「光復漢室」之名出師。蜀軍敗退後,全國的國力迅速衰退,而且由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當上了國君,這為將來的蜀國埋下了很深的禍根。所以,夷陵之戰才是奠定天下三分最重要的一個戰役。這一場戰鬥把蜀的上升勢頭強按了下來,從此三分天下,唯魏獨大。蜀國元氣大傷後,從此走下破路了。蜀漢的實力最強在失荊州之前,但蜀屬荊州是最窮弱的地方,加上劉備帶兵入蜀,兵力實則不強。
劉備敗夷陵,關羽失荊州,造成《隆中對》無法實現,從此,蜀國由鼎盛走向了低谷,雖然,後有孔明和姜維苦力支持著局面,但已為蜀漢40多年後滅亡埋下了伏筆。
蜀只佔有一益州,雖說是當時最大的州分,地勢也最為險要,但東吳有三州,魏有九州,蜀可謂是最弱小的政權。益州處於相落後的地區,所以蜀無論從人口、資源、軍力、人才、後備等反面實力都不如中原的曹魏。蜀全國的兵力加起來不過十萬,只是曹魏的五分之一,而曹魏能出兵攻打蜀的的兵士有近20萬。
蜀國後期,從建國到後期人才幾乎所剩無幾了,快要凋零了,已經嚴重缺少人才了。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一說。再加上蜀國後期政治的腐敗,還有的是,蜀漢政治內部的矛盾在後期時非常激烈。
姜維的九伐中原,收復漢室。反而大大地損耗了有限的國力,造成兵疲民困的被動局面,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劉備為什麼會在夷陵之戰敗給陸遜?
一、從戰略上談第一 劉備支持關羽伐吳,變惡兩國關係,這是違反孔明隆中對的終旨一西和諸戒,南據夷陵,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政治方針,在自己力量尚未像魏那麼強的情況下促使吳國在一段時間內改變策略,向魏稱臣,提前了謀取荊州全境的行動,第二 關羽失敗,他沒有預先防禦,使自巫以下沿江戰略要地盡失,吳方控制道沿江地區,蜀軍如果深入,自然便有被夾於狹地和被斷絕後路之虞,因而他不得不連營向前,第三 由於自己失誤,孟達降魏,失掉荊州三郡,從而失去了可派另部自漢江而下、進而威脅武昌軍事形勢,第四 兩面作戰,兵力分散。這一點,孫權就好得多了,他上書曹操稱說天命,進而向魏稱臣。劉備卻是兩面作戰:孫吳、曹魏,曹操雖然撤了兵,但是並不代表不再攻蜀,因為曹操還具有攻擊漢中的勢力。因此,要對坑兩地是不容易的。除了此外,第四劉備在這次戰爭不聽很多臣子勸言。
偏將軍黃權深恐長驅有失,試圖動劉備穩打,因和劉備說:「吳人水軍順流,進易難退,臣請以先驅以會寇,陛下宜為後鎮。」劉備沒有聽從黃權,還說黃權阻軍,即以黃權為鎮北將軍以防魏侵入。趙雲再和劉備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今先滅魏,則吳自服。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陛下以天下為重。」劉備也不聽。而且,趙子龍和黃權都是劉備的愛將,他竟然因關羽之死而失去了眾將之言。有兩原因,一是他真的因為關羽而失去理性,而是剛奪得漢中便失去了荊州,求勝心切。想快奪回自己失去的地方而失去理性。
第五 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劉備不僅獲得了據有巴蜀的全面勝利,而且在對魏戰爭中也取得了許多成功,先是張飛大破魏將張郃於宕渠,繼而進屯陽平關,破斬魏將夏侯淵,趙雲又設伏擊魏兵。一時間,劉備的心氣甚足,甚至對於一向也很怕的曹操不放在眼裡,那,孫權會不會放在眼內?就這樣,不嚴肅地考慮周密的佈兵、進軍規劃。
夷陵之戰,劉備帶了70多萬人(蜀國應該沒有這麼多兵),蜀國兵力大概八九萬。
兵力投入蜀漢:前鋒馮習、張南4萬,江北黃權5千,蠻兵沙摩柯數千,江南夷道2萬,劉備身邊1萬,共八萬多。
孫吳:朱然江陵5千,北方潘璋數千,孫恆江南夷道數千,步騭荊南數千,陸遜身邊3萬,共5萬多。
戰役結果:劉備大敗,3路撤回白帝城,黃權降魏。
夷陵之戰為什麼對蜀國傷害難麼大?
諸葛亮和劉備後期的政治目標不同:諸葛亮志在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六出北伐可見)。劉備志在建立政權,割據一方。所以夷陵之戰之前,諸葛亮不受信任(所以劉備入川前,出征帶龐統。入川後,帶法正)。戰敗之後,諸葛亮只說:如果法孝直(法正)在,就不至於如此。(夷陵之戰前法正已死。)可見這一點。
所以蜀國之所以哀亡,就是因為選錯戰略。蜀軍在出征之前,其實國力本來就是三國中較弱的一方。蜀國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劉備他們是應該打防守反擊的。可是劉備死後,諸葛亮還是採取以攻為守的戰略,六出祁山。最終導致蜀國國力衰退。當然,劉備的死也是一個轉折點,最重要的是他的後繼者。
蜀漢失荊州三郡,那是必定的、雖說也有關羽的責任、不過最重要的是蜀國強大了的原因、荊州四戰之地,東連江東六郡、西連益川、南連交州之地,北連汝南一郡,可能大多的人都認為吳國奪荊州是背信棄義是不?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們一開始就是把吳、魏當成反派了,可是三國中有反派和正義使者嗎?吳奪荊州那是必定,因為吳國不想被滅,兩川之地,蜀國國土已不下於曹操治下的4州之地,荊州益州天下最富饒的兩州雖然蜀國只得了三郡,你們想想如果荊州不失,蜀漢在平定了南中三郡和交州一郡,那其國土就差不多是魏國國土的二分之1.4左右了,不要跟我說蜀國不會攻交州,在劉備建國後,蜀漢就設了交州刺史這個官了,所以說東吳必須奪荊州,不然等待孫權的後果 絕對是滅國。蜀立於隆中策、滅於隆中策,當權著不能看清形勢,諸葛亮的錯誤判斷,把孫權當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