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與曹操:三國歷史上試探與反試探的煙幕彈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許攸與曹操:三國歷史上試探與反試探的煙幕彈

沙場之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對決,比的是武力和謀略。放下武器,轉入面對面的和談,這談話的內容,當然不是說說天氣、談談物價,大家的目的,不外是通過一番言談,摸清對方的底細和動向,爭取在下一步的行動中佔據主動。同時,為了迷惑對方,又會極力掩飾己方的真實狀況,混淆視聽、渾水摸魚。

許攸是東漢著名的謀士參謀,他與曹操本是舊相識,但在曹操與袁紹官渡決戰時,許攸卻正在袁紹帳下效力。此時曹操營中軍糧告急,曹操派人到大本營許昌催糧,不料使者卻被袁軍捉住,催糧的書信落入許攸手中。許攸此時吃袁紹俸祿,當然是要對袁紹負責的。他綜合各方面情況,為袁紹獻計說我們兩軍相持,曹操的老巢許昌兵力空虛,如今曹營糧草已盡,不如趁此機會分兵兩路,一路奇襲許昌,一路攻打曹操,這樣可以取得全面勝利。計是好計,奈何袁紹不聽,他怕曹營缺糧是對手有意洩漏的假消息,自己一動,正好中了曹操的誘敵之計。眼看這大好機會就要錯過了,貪功好勝的許攸很生氣。在這個節骨眼上,後方又傳來消息,說許攸在冀州時,曾不擇手段地搜刮財物,民憤極大,現已將許攸的子侄關進大獄審察。且不論這事是真是假,仗還沒打完,後院就起火,怎麼看都有整人之嫌。袁紹本就見事不明,聞言大怒,直接將許攸逐出隊伍,永不再用。

許攸在袁軍中無法立足,只得偷偷出營投奔曹操去了。曹操見到許攸大喜,剛剛坐定,就向許攸請教破袁紹之計。許攸先不談這些,只說自己曾讓袁紹乘虛奇襲許昌,讓曹軍首尾不能相顧。曹操聞言大驚,坦率地承認袁紹若依此計而行,對己方大大的不利。許攸小小地露了一手,更加重了他在曹操心中的份量,但卻還沒有達到完全信任他,放手讓他掉轉槍頭打袁紹的地步。當許攸問起曹營中軍糧實情時,曹操隨口謊稱尚可支撐一年。許攸再問,曹操的回答是半年總是可以的。許攸不幹了,他拂袖而起,道:「我誠心來投,您卻一再欺瞞,太讓我失望了!」曹操趕緊拉住許攸,在他耳邊低聲說:「先別發怒,實話告訴你,我軍中糧草只可支撐三個月了。」早已知道實情的許攸當然不信,望著曹操冷笑不已,說道:「還瞞我!糧草已盡了吧!」一邊說一邊取出當時曹操催糧的書信來。曹操見信先吃了一驚,隨即哈哈一笑說:「兵不厭詐,我也是不得不如此。如今先生既已知曉實情,可有什麼良策?」許攸認為要破袁紹,依然要在糧草上下功夫。袁紹的糧草軍械都屯在烏巢,守護將官淳於瓊只會貪杯,防守鬆懈,可選一隊精兵,打著袁軍旗號,騙過沿路關卡,趁亂進烏巢燒糧。

由於對雙方情況都瞭如指掌,許攸之計真的很好用。曹軍依此計奇襲了烏巢,一把火燒掉了袁紹的糧草庫,淳於瓊被生擒活捉。表面看起來,曹操為主,許攸為客,許攸是無處安身而來投靠曹操的,但是許攸有許攸的資本。謀士參謀存在的意義,在於為「主」謀劃,以許攸的才華幹這活兒完全夠格。更重要的是,他是從袁紹軍中轉身來投的,袁軍的許多重要機密,都盡在掌握。曹操與袁紹的對戰中糧草告竭,進退不得,許攸的到來,正好解了燃眉之急。這就像當老闆的要做一個大項目,但是費時良久,硬是拿不下來。這時候來了一個新的應徵者,表示願意加盟,接下來,就是彼此試探、雙向選擇的開始。

許攸先說自己曾向袁紹獻計襲許昌,讓曹操驚出一身冷汗之餘,更覺得此人堪用,要大力招攬。然而自己營中的底細,無論如何是不能輕易洩露的。關於曹營糧草的機密,許攸明明已收繳了曹操催糧的書信,卻壓著不說,一味向曹操打探詳情。曹操呢?明明吃了上頓沒下頓了,卻做出一副兵精糧足的樣子來,即使和許攸咬耳朵說尚有三個月軍糧的私語都假得不能再假。兩人都極力捂著自己的蓋子,偷窺對方的底子,真真假假,就看誰比誰的水更深。對於「交流」中表現出來的做作和欺詐,大家其實都沒當成一回事。許攸發怒,是「你怎能不把我當成自己人」的佯怒,曹操大笑,是「看,我知道瞞不過你」的自我解嘲。你進我退,你攻我擋,正式合作之前,先做一場智力遊戲熱身,也算加深了對彼此的瞭解。

對於還不瞭解的人和事,如果一上來就毫不猶豫地全盤接受,反而會讓人生疑,以為這裡面會有更深的內幕。一開始時相互探探底,是一種必要的、不可省略的過程。三分真七分假,是試探的固定套路;不到最後時刻不亮底牌,是反試探的定海神針。沙場之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對決,比的是武力和謀略。放下武器,轉入面對面的和談,這談話的內容,當然不是說說天氣、談談物價,大家的目的,不外是通過一番言談,摸清對方的底細和動向,爭取在下一步的行動中佔據主動。同時,為了迷惑對方,又會極力掩飾己方的真實狀況,混淆視聽、渾水摸魚。

許攸是東漢著名的謀士參謀,他與曹操本是舊相識,但在曹操與袁紹官渡決戰時,許攸卻正在袁紹帳下效力。此時曹操營中軍糧告急,曹操派人到大本營許昌催糧,不料使者卻被袁軍捉住,催糧的書信落入許攸手中。許攸此時吃袁紹俸祿,當然是要對袁紹負責的。他綜合各方面情況,為袁紹獻計說我們兩軍相持,曹操的老巢許昌兵力空虛,如今曹營糧草已盡,不如趁此機會分兵兩路,一路奇襲許昌,一路攻打曹操,這樣可以取得全面勝利。計是好計,奈何袁紹不聽,他怕曹營缺糧是對手有意洩漏的假消息,自己一動,正好中了曹操的誘敵之計。眼看這大好機會就要錯過了,貪功好勝的許攸很生氣。在這個節骨眼上,後方又傳來消息,說許攸在冀州時,曾不擇手段地搜刮財物,民憤極大,現已將許攸的子侄關進大獄審察。且不論這事是真是假,仗還沒打完,後院就起火,怎麼看都有整人之嫌。袁紹本就見事不明,聞言大怒,直接將許攸逐出隊伍,永不再用。

許攸在袁軍中無法立足,只得偷偷出營投奔曹操去了。曹操見到許攸大喜,剛剛坐定,就向許攸請教破袁紹之計。許攸先不談這些,只說自己曾讓袁紹乘虛奇襲許昌,讓曹軍首尾不能相顧。曹操聞言大驚,坦率地承認袁紹若依此計而行,對己方大大的不利。許攸小小地露了一手,更加重了他在曹操心中的份量,但卻還沒有達到完全信任他,放手讓他掉轉槍頭打袁紹的地步。當許攸問起曹營中軍糧實情時,曹操隨口謊稱尚可支撐一年。許攸再問,曹操的回答是半年總是可以的。許攸不幹了,他拂袖而起,道:「我誠心來投,您卻一再欺瞞,太讓我失望了!」曹操趕緊拉住許攸,在他耳邊低聲說:「先別發怒,實話告訴你,我軍中糧草只可支撐三個月了。」早已知道實情的許攸當然不信,望著曹操冷笑不已,說道:「還瞞我!糧草已盡了吧!」一邊說一邊取出當時曹操催糧的書信來。曹操見信先吃了一驚,隨即哈哈一笑說:「兵不厭詐,我也是不得不如此。如今先生既已知曉實情,可有什麼良策?」許攸認為要破袁紹,依然要在糧草上下功夫。袁紹的糧草軍械都屯在烏巢,守護將官淳於瓊只會貪杯,防守鬆懈,可選一隊精兵,打著袁軍旗號,騙過沿路關卡,趁亂進烏巢燒糧。

由於對雙方情況都瞭如指掌,許攸之計真的很好用。曹軍依此計奇襲了烏巢,一把火燒掉了袁紹的糧草庫,淳於瓊被生擒活捉。表面看起來,曹操為主,許攸為客,許攸是無處安身而來投靠曹操的,但是許攸有許攸的資本。謀士參謀存在的意義,在於為「主」謀劃,以許攸的才華幹這活兒完全夠格。更重要的是,他是從袁紹軍中轉身來投的,袁軍的許多重要機密,都盡在掌握。曹操與袁紹的對戰中糧草告竭,進退不得,許攸的到來,正好解了燃眉之急。這就像當老闆的要做一個大項目,但是費時良久,硬是拿不下來。這時候來了一個新的應徵者,表示願意加盟,接下來,就是彼此試探、雙向選擇的開始。

許攸先說自己曾向袁紹獻計襲許昌,讓曹操驚出一身冷汗之餘,更覺得此人堪用,要大力招攬。然而自己營中的底細,無論如何是不能輕易洩露的。關於曹營糧草的機密,許攸明明已收繳了曹操催糧的書信,卻壓著不說,一味向曹操打探詳情。曹操呢?明明吃了上頓沒下頓了,卻做出一副兵精糧足的樣子來,即使和許攸咬耳朵說尚有三個月軍糧的私語都假得不能再假。兩人都極力捂著自己的蓋子,偷窺對方的底子,真真假假,就看誰比誰的水更深。對於「交流」中表現出來的做作和欺詐,大家其實都沒當成一回事。許攸發怒,是「你怎能不把我當成自己人」的佯怒,曹操大笑,是「看,我知道瞞不過你」的自我解嘲。你進我退,你攻我擋,正式合作之前,先做一場智力遊戲熱身,也算加深了對彼此的瞭解。對於還不瞭解的人和事,如果一上來就毫不猶豫地全盤接受,反而會讓人生疑,以為這裡面會有更深的內幕。一開始時相互探探底,是一種必要的、不可省略的過程。三分真七分假,是試探的固定套路;不到最後時刻不亮底牌,是反試探的定海神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