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龐德不投靠蜀漢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後人有詩贊曰:「夜半征鼙響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淵。關公神算誰能及,華夏威名萬古傳。」
三國時期三大爭議熱點,第一,劉備為何招聘不到自己的好哥們牽招?第二,武藝一流、家世顯赫的馬超,為什麼要拋妻棄子?第三呢?就是龐德,龐德明明有大好的活命機會,為什麼他寧願去死也不願意進劉備創立的蜀漢?在這三大熱點話題之中,今天主要來說一說龐德。
龐德,當年跟隨於禁前往襄樊準備援救曹仁,但是呢?主將於禁畏懼關羽聲名,即使到了戰場上,也不敢主動進攻,而且最終還打壓龐德所率領的軍隊!這一點,說起來就讓人非常生氣了。當時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話說,於禁受曹操之令,以龐德為先鋒已然來到樊城境地。龐德令人抬棺於陣前,向關羽挑戰。龐德與關羽交手…,上司於禁卻來了這麼一句話:「聞將軍戰關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作為上司於禁不但沒有給龐德加油打氣,反而是潑冷水。這還不說,還有更鬧心的在後面。
先前龐德與關羽來了一個不分勝負,第二次呢,龐德又來挑戰關羽,這次龐德在陣前擺了一計,表面看似「拖刀計」,實際上則暗中放冷箭,而且還射傷了關羽。這個時候,於禁不下令急攻關羽,反而對龐德說了這樣一句話,倘若曹操在場,估計於禁早就被開除了!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於禁戰略上的錯誤,直接導致龐德功虧一簣!龐德數次請求於禁,請求此時趁著關羽受傷之際,立刻進攻關羽,如此可以大破敵軍。然而,於禁就是不答應。而且還把兵團轉移。於禁乃移七軍轉過山口,離樊城北十里,依山下寨。
後來的故事,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有所耳聞了。龐德被於禁阻止之後,他便失去了攻擊關羽的機會了。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正處於多雨的季節,而且於禁所率領的兵團皆在山下紮營,關羽兵馬居上端。這下了了,關羽便笑開了花。原來,關羽打算用水來對付,於禁、龐德。羽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待水發時,乘高就船,放水一淹,樊城罾口川之兵皆為魚鱉矣。------此乃是歷史上有名的水淹七軍之典故,同時也是關羽生平最後的絕響。
借助水勢,關羽大敗於禁、龐德。於禁投降,而劉龐德呢,死戰不降,最終被關羽所擒。當時,關羽也非常愛惜龐德之才,苦口婆心勸說龐德希望他可以加入蜀漢,一同為蜀漢效力。而且關羽還搬出了,龐柔(龐德之兄),還有馬超。(龐德之前的上司),關羽搬出這兩個人,希望可以打動龐德,如此不但自己可以打勝仗,而且亦可以為蜀漢引進優秀人才。但是呢,讓關羽沒有想到的是,龐德當場拒絕,並且大罵關羽,痛罵劉備是庸才,如同豬狗一般。
德大怒曰:「吾寧死於刀下,豈降汝耶!」罵不絕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龐德被擒之後,仍然不肯罷休。罵關羽,叱劉備,恨不得用嘴將劉備,關羽給罵死。其實,細看龐德的就職歷程,他與關羽,劉備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為何做出如此荒唐之舉?
在大軍遭受到水淹之時,作為主帥的於禁,選擇投降以保全性命。然而,僅僅是先鋒官的龐德卻與軍隊共存亡。以當時龐德的處境,他完全可以投降於關羽,但是龐德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如果,細心分析你會發現,龐德才是真正的老謀深算!
龐德為何寧死不投降蜀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看龐德的職場生涯。
1、最初的龐德是跟隨馬騰混的,在公元190—193年,龐德戰功不錯,得到馬騰喜愛,坐上了校尉的位置。
2、在馬騰死後,龐德便跟隨了馬超。之前跟隨馬騰呢,龐德算是見識到了西涼王的風氣,但是跟隨馬騰時呢,龐德亦見到了馬超的狼狽與無能。期間,馬超斬老婦,拋妻棄子,這些都是龐德所看不慣的。
3、龐德自漢中被收取之後(公元215年),便跟隨了曹操。
通過工作時間長短分析,龐德有差不多20年的時間都在跟著西涼馬氏混。但是在這段漫長的工作生涯之中呢,龐德算是徹底認清了馬超。所謂的「錦馬超」,在龐德看來他是無勇無謀。故主馬超,有勇無謀,兵敗地亡,孤身入川,今與德各事其主,舊義已絕。此乃是龐德出征之前,當面告之曹操的實誠之語。當然,龐德此話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大實話,你想,正所謂好馬不吃回頭草,一旦決定的事,定了就是定了,馬超就是一個不能成事的傢伙,何必跟他浪費時間。
從龐德的就職生涯來看,他不投降蜀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乃是關羽當時提到了馬超,因為馬超在龐德眼裡就只是一個勇夫,自己跟他頂多混個溫飽,地位、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長此以往,對子孫後代的發展不利。
第二,龐德家小,當時均在許都,龐德不想成為第二個馬超。因此呢,龐德才會更加堅定誓死效忠曹魏的打算,即使被擒也只能就義。
第三,龐德早已發現他的兒子龐會,乃是繼承了他的膽略,料定了即使他死於此次戰亂,兒子也會為他報仇雪恨。這一點從何說起呢?德喚其妻李氏與其子龐會出,謂其妻曰:「吾今為先鋒,義當效死疆場。我若死,汝好生看養吾兒;吾兒有異相,長大必當與吾報仇也。」,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龐德他不會無故送上自己的性命,他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當年龐德之所以選擇大罵劉備,怒叱關羽,那是他的付出,後面只等收割。
在龐德死後,他被朝廷封為「壯侯」,兩個兒子均被封列侯,食邑一百戶。
43年後,也就是公元263年,蜀漢政權被鍾會、司馬昭所滅。而此時,龐德的兒子龐會已然是中尉,他命手下人找到了關羽的家族,利用自己的權勢,把關羽三族基本上都滅了。
現觀之,龐德當時寧死不降,第一乃是考慮到了自己的家小問題。其二,也是考慮到了蜀漢的人員問題。(蜀漢有他最不想見的兩個人,一個是馬超,一個就是龐柔。)其三,激勵兒子成材。試想一下,倘若龐德當時選擇投降,就算曹操當時大義放過了龐德兒子,或許龐德之子亦無奮鬥的目標,最終淪為庸才。其四,上司於禁處處壓制,如果自己不奮進,恐怕會被於禁反咬一口,最終有理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