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當初敢頂撞司馬炎 孫權最後為什麼還能平安無恙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皓當初敢頂撞司馬炎 孫權最後為什麼還能平安無恙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孫皓和司馬炎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亡國之君往往難以得到比較好的結局,縱觀中外各國,一旦被擊敗以至於亡國,失去了君主之位、更是丟失了國家為依靠的那些亡國君主難免兔死狐悲,像是之前依附自己的人、之前自己的臣子也都會樹倒猢猻散,都各自奔前程去了,而自己就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其處境遠不如之前,甚至很多人陷入了窮困潦倒甚至是難以自保的情況之中,有些甚至就因為自己的身份最終被殺死。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實在是太多了。

像是非常著名的五代時期的南唐亡主李煜本來就是個不稱職的君主,他亡國之後也沒有什麼復國的年頭,就因為自己曾經君主的身份和某次感歎處境艱難而被趙光義記恨,於是用毒藥殺死,這樣一個有才華的人卻最終如此悲慘,只留下了感歎亡國君愁的著名詩句,令人惋惜。而像是國外的很多君主,自己的政權被滅亡之後,自己要不就是被迫流亡海外、終身漂泊,要不就是被流放孤島甚至是被處死。可以知道,亡國之君因為自己身份特殊,而且往往被滅亡自己的對手寄予怨恨和不屑的情感而得不到好下場,這些人的命運就從此跌倒了低谷。

然而,既然有處境不好的那就也有一些人的結果還算是不錯,至少是在亡國之君之中其結果是相對好的,比如說能夠得以善終,安穩的過完餘生,甚至是能謀一官半職或者是成為新朝的王侯。像是南朝的陳後主,因為碰到了楊堅這位寬厚的君主,沒有對他施以毒手,反而是給了他一個官職讓他做,最後還親自任命了他,這位陳叔寶甚至活的比楊堅還多幾個月。

亡國之主最為忌諱的就是挑釁當朝君主,因為一旦如此,就可能會惹惱他,成為自己命運的轉折。然而有一位這樣的亡國君主當眾頂撞,卻依然得到了善終,那就是東吳君主孫皓了。當時東吳被晉朝滅亡,他最終選擇了投降。之後他就被帶到了洛陽,成為了司馬炎的座上賓,司馬炎邀請他吃飯,並對他說自己在洛陽已經為他設好了座位等他很久了,沒想到這位孫皓是個倔脾氣,他回應說,自己也在建業為司馬炎設好了座,也在等他。一個手下敗將卻干如此頂撞,這樣的行為完全是在尋死啊,但是司馬炎似乎並未生氣,他也沒有怎麼為難孫皓,最終孫皓和劉禪一樣得到了比較好的結果。為何孫皓這樣做都能平安無事呢?

首先,孫皓本來就是這樣的倔強脾氣,這樣的行為也和他的性格相符,而這樣的行為也是顯示出他沒有什麼掩飾,很是直爽,不像是有野心的人,司馬炎自然不怪罪他。孫皓性格直爽而且自尊心強在當時的記載之中也是可以見到的,之前的劉禪也是如此,面對司馬炎的試探沒有遮掩,兩個人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相似性,這反而是司馬炎願意看到的,因為它不願意曾經的敵國君主是一個新機心機很重的人,這反而對他有所威脅。

其次就是晉朝剛剛統一,作為一個剛剛得到天下的政權,新歸附的地區尤其是南方地區十分不穩定,西晉因此決不能做出任何會激化局勢的事情,為了穩定局面,防止在這樣的節點出現問題,必須要籠絡江南士人,而孫皓則是他們之前的領袖,晉朝必須要籠絡他來顯示對江南地區的重視和友好。東吳作為之前深得民心的政權經歷了好幾世,在當地還是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雖然國家被滅,但是其影響力還在,一旦舊日的君主被殺,這一地區就可能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這樣的代價是司馬炎不願意承受的。還有就是留下孫皓,仁厚對待他也比較有利於拉攏南方的人心,鞏固自己的統治,這成為司馬炎不殺孫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則是晉朝優厚對待前代君主的傳統和司馬炎自己的寬厚性格導致的。晉朝建立之後,對待之前曹魏君主甚至是漢獻帝劉協都採取了比較優渥、寬厚的政策。晉朝是經過曹魏的禪代建立的,但是他們對待曹魏君主採取了寬厚的政策,沒有為難他們,甚至對更早的漢獻帝劉協和其後代都有所照顧,自然對待被自己滅亡的國家的君主也比較寬厚。司馬炎本身也算是比較寬宏了,在對待劉禪的事情上就可看出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