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是三國時期東吳的最後一位皇帝,在位初期,施行明政。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名聲很大,驚動華夏,令晉武帝感到惶怖 。孫皓是怎麼變成亡國之君的?
公元264年,東吳第三任君主孫休駕崩,三十歲的孫休英年早逝,遺命大臣濮陽興、張布輔佐其子繼位。史家對孫休的評價雖然遠高過孫皓,但在選擇繼承人的事情上顯然是私心作祟了。孫休死前一年蜀漢政權覆亡,鼎立的局面不復存在,以東吳一國之立對抗曹魏,明顯是獨木難支,孫休之子年幼,如何能擔起領導江東民眾對抗強敵的重任?
「國有長君社稷之福」,值此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濮陽興、張布二人決定迎立23歲的孫皓為君。孫皓是孫權廢太子孫和之子,晚年孫權昏庸武斷,與早年的英明神武可謂判若兩人。立了孫和為太子,又對另一個兒子孫霸寵溺異常,釀成南魯黨爭,結果孫霸賜死、孫和被廢,動搖國本,只能算做半截子英雄。
濮陽興與張布推舉孫皓繼位,也算是出於公心,只是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屁股在龍椅上還沒有坐熱的孫皓,果斷出手誅除了擁立自己的權臣濮陽興與張布。不管後人對孫皓此舉譏為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事實是孫皓一舉改變了自孫權死後皇權旁落的政治格局,政由己出,使東吳避免了出現曹魏政權為權臣司馬氏篡奪的情形。如果聽憑濮陽興、張布擺佈,東吳政權說不好就得易主了。
孫皓親政後立即為父親孫和平反昭雪。在與孫霸政爭時,太子孫和一直得到以陸遜、朱據等江東大族的擁戴,孫皓這樣做,就是為了重新獲得江東土著政治勢力對自己的支持。緊接著,孫皓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恤士民,開倉廩,振貧乏,科出官女以配無妻,禽獸擾於苑者皆放之。」完全是一派中興明君的氣象。與蜀後主劉禪相比,孫皓完全就是有為名君了。只是阿斗也有自己的長處,他知道自己的斤兩,庸是庸了點,但貴在不折騰。孫皓能力是比阿斗強,但沒有強對地方,把一手好牌浪費了。
孫吳統治者出身寒門,在據有江東迫不得已與陸、顧等江東大族合作,孫皓在地位未穩的時候利用地方實力派打壓權臣,等到殺掉濮陽興、張布二人後,開始有意打壓江東大族政治勢力就成了必定。想要打鬼就得借重鍾馗,孫皓新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在朝堂上形成自己的政治班底,因此無奈只得提拔重用母親何氏家族與身邊的宦官為爪牙。
一般講來,小人不得志則已,一旦得志便猖狂,佞幸小人尤其如此。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孫皓破格提拔三個娘舅為列侯,驟然大富大貴的何家兄弟驕橫跋扈、欺壓良善,天下百姓恨之入骨,以至於民間傳言說:孫皓早就死了,現在當皇帝的是何家的兒子。
孫皓重用身邊的「黃門小人」,給予他們一定的軍政權力。重用宦官,正是考慮到他們出身低微、卑賤,只能全心全意地依附皇權,為自己鞏固統治而服務;給予他們適當的權力,是為了他們更好的充當自己的耳目,打擊迫害政治異己,方便聚斂財富,滿足他的驕奢淫慾。
為此,孫皓重拾孫權時期成立的,專司檢舉揭發和監督儒學士人的「校事」制度,「縱吏言事」。又別出心裁成立了名為「彈曲」的監察機構,「專糾司不法,於是愛惡相攻,互相謗告」。孫皓這樣做雖然加強了皇權,但卻釀成了「聽訟失理、獄以賄成」的惡劣後果,同時也惹得治下臣嚴厲抨擊,民心盡失。
無論「校曹」還是「彈曲」,都不能改變其巧立名目「縱吏言事」的本質,那些出身低微的小黃門雖然便於驅使,但大多都不識大體, 得勢後濫用職權公報私仇。引來士大夫階層的強烈批評,孫皓為了平息民憤,有時也假惺惺處置一二佞幸近臣塞責,讓這些奴才知道有所收斂,但終究還是姑息縱容多於約束管制。
孫皓另外一個為史家詬病的事情就是力排眾議,固執己見的遷都。孫皓決定遷都武昌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當時,蜀漢滅亡,西部邊防壓力大增,遷都首先是出於軍事上的考慮。直到今天,避敵鋒芒、設置大面積的戰略縱深仍不失為國防良策。
孫皓遷都無可厚非,只是做為亡國之君,所有的鍋必須由他來背是了。至於說濫殺無辜、荒淫無道,哪個君王不如此?說孫皓輕佻果躁、果於殺戮、剛愎自用,孫堅、孫策、孫權、孫休莫不如此,這是孫氏基因的問題,不能怪孫皓一人。蜀漢政權滅亡後,趁著司馬氏篡魏後政權不穩固,益州地方動盪的良機,江東政權如果政治清明、加強武備,萬眾一心,完全有能力對晉一戰。可惜孫皓辜負了十幾年大好時光,最終成了可憐可悲的亡國之君,為後人所笑。
公元263年,曹魏大將鄧艾率領一支奇兵,借道陰平小道,長途奔襲成都。蜀漢後主劉禪驚慌失措,在光祿大夫譙周的建議下,棄城投降。國運43年的蜀漢政權就此終結。17年後的280年,晉武帝司馬炎以賈充為大都督,使持節、假黃鉞,統率六軍攻伐孫吳。孫吳末代皇帝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宣佈投降。國運52年的孫吳政權從此不再。蜀漢和孫吳先後滅亡後,劉禪和孫皓結局如何?
劉禪在蜀漢滅亡後,舉家遷到洛陽居住。劉禪被封為「安樂縣公」,人稱安樂公。此外,「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看得出,曹魏對劉禪不薄。正因為此,劉禪才「樂不思蜀」,安享晚年,活了64歲才壽終正寢。
孫皓在投降晉朝後,也來到洛陽。晉武帝親自接見他,賜號為「歸命侯」。應該說,孫皓在洛陽也活得不賴。一次,晉武帝設宴大會文武,孫皓也在座。晉武帝開玩笑地對孫皓說:「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孫皓不客氣地回過去:「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後來晉武帝也沒給孫皓小鞋穿。
我們知道,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多數下場很慘,為何劉禪和孫皓能夠善終?
一、安撫人心
《孟子·離婁上》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蜀漢和孫吳雖然滅國了,但仍然有很多大臣、軍隊和民眾沒有歸順。比如,蜀漢這邊,大將軍姜維還率領主力部隊堅守劍閣;孫吳這邊,交州刺史陶璜等依然還在抵抗。
因此,當劉禪和孫皓先後投降後,要好好對待他們,利用他們身上的巨大號召力,讓軍隊停止抵抗,讓大臣「棄暗投明」,讓民眾歸順馴服。事實上,也正是劉禪和孫皓親自寫信勸降,才讓姜維和陶璜放下武器,結束戰爭。另外,曹魏政權善待劉禪,也想樹立一個正面典型,做給孫吳政權的統治者看:「你們看,投降了我之後,依然吃香的喝辣的,豈不酸爽?」可想而知,如果曹魏對待劉禪很差,多年以後孫皓一定不會投降得那麼爽快。
二、不具威脅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劉禪和孫皓作為亡國之君,沒有什麼過人的能力,完全是因為投胎投得好,才僥倖成為一國之君。劉禪和孫皓當政之時,朝政處理得一塌糊塗。劉禪貪圖享受,孫皓昏庸暴虐,早就失掉了人心。整個國家名存實亡。他們投降後,對曹魏和晉朝根本就難以構成威脅,與其殺掉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還不如好好養著。
三、光榮傳統
中國古代,其實有善待亡國之君的光榮傳統。自夏周以來,亡國之君被俘虜後,一般不會直接殺掉。商湯俘獲夏桀後,允許他帶著心愛的女人離開。魏文帝曹丕逼漢獻帝劉協禪讓後,也沒殺他,還封他為山陽公。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後,也沒殺他,只是降封為陳留王。
唯一的例外是西楚霸王項羽。他當年進入咸陽後,俘獲了秦朝末代皇帝子嬰,將其殺害。項羽這一舉措帶來巨大爭議和不滿,也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曹魏政權還是晉朝,都不會將事情做得太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