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陸遜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荊州之戰,成就了許多東吳將領。呂蒙、孫皎、虞翻、朱然、潘璋、馬忠等將,都在此戰中拔得了頭彩而名譽江東。不過在此戰中還有一個後起之秀,他在荊州之戰中名聲不響,但是為了荊州之戰最終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這個在當時籍籍無名的小輩,就是後來名震巴蜀的著著名將領領陸遜。
據《三國誌吳主傳》中記載,呂蒙率部進入了荊州南郡,蜀將南郡太守麋芳獻城投降,呂蒙屯據江陵,自此吳軍取得了征討荊州前期的階段性勝利。與此同時,陸遜率領部隊取道宜都,並相繼攻克了秭歸、枝江、夷道等縣,隨後又回兵夷陵加固峽口的防禦,以防備蜀軍的支援。
從這一段記載我們就能看出來,呂蒙等將之所以能夠在南郡放開手腳地跟關羽作戰,陸遜固守的外部防線也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陸遜在荊州之戰中的貢獻遠不止這些,在呂蒙和孫權初期進行初期戰略佈局的時候,陸遜就參與了進來,並在迷惑關羽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據《三國誌陸遜傳》載,呂蒙的計策得到孫權同意之後奉詔回建業治病,在途徑蕪湖的時候,陸遜前去拜見並對荊州的問題進行了一些交流。這個時候的陸遜在江東諸將當中,的確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除了孫權之外還沒有引起其它人的重視,這在陸遜跟呂蒙進行的談話中就能看出來。
陸遜對呂蒙說:「我們跟關羽的地界相連,怎麼能長久下去呢?這肯定是日後巨大的憂患。」呂蒙說:「正如你所說的一樣,可是你看我現在病勢沉重,還能做什麼呢。」陸遜接著說:「關羽這個人自視剛毅勇猛且心高氣傲,喜歡凌駕於他人之上,現在與魏軍交戰又立下了大功,更是志得意滿傲氣沖天。不過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北進伐魏,對我們還沒有攻伐的意圖,再加上知道你患病回京,肯定沒有什麼防備。我們正好趁此機會出其不意的用兵,必定能夠大敗關羽。當你見到至尊的時候,應當好好地謀劃一番。」呂蒙回答說:「關羽素來威猛過人很少有人能是他的對手,而且他穩居荊州已經很久了,在位期間恩威並施大行其道,現在的地位也十分的穩固,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的。」
通過兩人的這一段對話我們就能夠看出來,陸遜對荊州問題的看法與呂蒙的計策不謀而合,但是呂蒙卻對他敷衍了事。這其中的原因,一來是呂蒙做事小心謹慎,生怕在出兵之前談論過多會洩密;二來也說明了陸遜在當時還沒有被重視起來。
不過正是通過兩人這一次的談話,使呂蒙對陸遜的才能有了新的認識,當孫權問及誰能代他守陸口的時候,他果斷的推薦了陸遜:「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終可大任。」其實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呂蒙後來跟孫權說的,「未有遠名,非羽所忌」。正是呂蒙這一次的推薦,使陸遜成了迷惑關羽做出錯誤決策的關鍵性因素。
陸遜到達陸口之後,先給關羽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把關羽的勇猛、功德進行了一番吹捧,表達了一個後輩小將長久以來對關羽的仰慕之情,「僕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整篇信中言辭懇切、感情真摯、極盡謙恭,以至於關羽看到信後洋洋自得,對陸遜這個東吳的無名小輩嗤之以鼻,失去了基本的常識和判斷,撤掉了用以防備東吳的重兵。
陸遜就這樣安穩地在陸口仔細觀察和收集南郡蜀軍各部的情況,並及時的匯報給孫權「陳其可禽之要」。在東吳大軍集結完畢之後,孫權下達了進討荊州的命令。陸遜與呂蒙同時率部出擊,呂蒙等將攻克公安、南郡,陸遜則率部攻克宜都等地並取得了巨大的戰果,蜀將宜都太守樊友棄城而逃,治所內城池悉數歸降。陸遜鞏固了外部防線,為呂蒙等將在荊州與關羽決戰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戰後陸遜被任命為宜都太守加撫邊將軍,冊封為華亭侯。
可以說陸遜在經歷了荊州之戰後還並沒有太大的名氣,只能說是在東吳諸將當中剛剛顯露了出來,為他之後統兵在夷陵大敗劉備、名震巴蜀打下了一個基礎。此後,陸遜又因為在夷陵之戰中的傑出表現成為東吳頭號著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