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在陽平關發生過數次攻防作戰,其中曹操和劉備的進攻是從西向東,而鍾會的進攻則是相反,是從東向西攻關的。曹操在強攻失利之後,用計夜襲,才取得成功,而劉備則一味強攻,雖然兵力優勢,但是依然不能奪取陽平關。反觀鍾會,則很輕易地就攻佔了陽平關,雖然有蜀將先投降的影響,但是陽平關西側險要、東側並不利於防禦的特點也顯現出來。否則,以傅僉的忠勇善戰,怎麼一下子就失守關城了呢。而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魏國卻只有這一次是從陽平關外面強攻的,其餘則無一例外是走那秦嶺中艱難、漫長的峽谷來進攻漢中。[1]歷史上真實存在曹操說要喊自己兒子曹彰過來打劉備兒子劉封的話嗎?這事不存在,劉封不是劉備兒子,而是劉備養子,也可以說劉封是劉備的義子。
陽平關(秦嶺之川陝間關隘)編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蜀道上,在寶成鐵路(寶雞至成都)和陽安鐵路(陽平關至安康)的交匯處,有一個小鎮叫陽平關,又稱做陽安關。北邊是秦嶺山脈,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嘉陵江水依鎮而過,把小鎮老街與火車站分成兩塊,雄偉壯觀的嘉陵江大橋像一條綵帶又把他們緊緊繫在了一起。子龍山巍然坐落在江邊,據傳說當年趙子龍在此鎮守練兵。老街面對嘉陵江,背靠雞公山(又叫擊鼓山,在不遠處又一村叫擂鼓台),有山有水。站在子龍山上看江對面的雞公山,就像雄雞的頭冠挺立,翠綠的山體把他裝扮的更加漂亮。歷史沿革陽平關在三國時期名為陽平關,為蜀北主要門戶。蜀漢有陽安關,在漢陽平關以南,即今寧強西北。宋改陽安關為陽平關,此後的陽平關均指此關。陽平關在寧強縣城西北,處秦巴環繞之萬山叢中,是古今秦蜀交通的重要樞紐和軍事要塞。陽平關三國時代稱做陽安關或關城。西通陰平,東控漢沔,為蜀漢北方的重要門戶。2歷史古關編輯地理位置古陽平關,又名白馬城、盡口城,始建於西漢,位於今陝西省勉縣武侯鎮蓮水村。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和巴山,西隔鹹河與走馬嶺上的張魯城遙遙相對,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險要。進利於攻,退可以守。晉人張薈《南漢記》載:「蜀有三關:陽平、江關、白水……」,而《隋書》地理志則對古陽平關的軍事戰略地位描述得更為詳盡:「西控川蜀,北通秦隴,且後依景山,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雲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於其間,極天下之至險。蜀若得之上可以傾覆寇敵,尊將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開擴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因而,古陽平關自古就被視為「蜀之咽喉」、「漢中門戶」,才有了人們「漢中最險無如陽平」的感歎。正因為陽平關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各時代眾多的英雄豪傑,歷史巨人都曾在此或以文韜武略,或用金戈鐵馬演繹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尤其是三國時期,蜀、魏的帝王將相用盡謀略的爭奪之戰,更為古陽平關平添了許多神秘,使之名揚四海。著名戰役東漢靈帝末年,益州牧劉焉陰謀割據巴蜀,遣張魯為督義司馬,攻打漢中。張魯率兵自成都北上,沿劍閣棧道出古百牢關,到達沔陽(今勉縣)。首先從陽平關打開缺口,並築寨堡於西側的走馬嶺,隨後,南渡沔水(今漢江)佔領定軍山,北面奪取天蕩山,殺死漢中太守蘇固,從而佔領整個漢中,統治漢中長達20多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兵10萬,攻取徽縣、鳳縣後,開始進軍漢中,攻陽平關。張魯命其守將張衛、楊昂、楊任等人依山築寨堅守。曹兵久攻不下,只好詐退,使陽平關守軍放鬆警戒。而後,曹兵乘機攻取陽平關,張魯守軍自亂,楊昂戰死,張衛、楊任逃回南鄭,張魯逃往四川巴中。曹操奪取漢中後,留夏侯淵、張郃、等鎮守漢中,自己則因恐後方不穩而率主力回到北方。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率領諸將進兵漢中,被張郃阻擋在陽平關外漢江上流的深山峽谷之中,彼此相互對峙一年有餘,劉備未能進入漢中盆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一面派兵攻打張郃在走馬嶺的營堡,一面南渡漢江,沿山間小路,通過夜間偷襲搶佔了軍事要地定軍山,並且斬了夏侯淵。張郃聞夏侯淵敗死,即退守陽平關。隨後,曹操增兵陽平關與劉備決戰,劉備堅守不出,曹軍終因軍糧不濟,將士傷亡過大,而敗退關中。自此,漢中歸劉備管轄。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出師北伐,率領各路大軍屯兵於沔陽長達八年之久。在這八年裡諸葛亮一直把陽平關作為他進可以攻、退利於守的大本營。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陽平關沿陳倉古道進行北伐的。而每當退兵時,他又在這裡休養生息,教兵演武。現今在古陽平關的臥龍崗上仍留有諸葛亮讀書檯遺址。雄關依舊,往事如煙。當縱橫交錯的公路、鐵道已使天塹變通途時,古陽平關遺址上那殘存的城牆、古碑和深闊的壕溝,似乎仍在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個輝煌和榮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