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三國網小編一起走進瞭解諸葛亮的故事。
一直以來,不少人詬病諸葛亮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堂堂一國之相"事無鉅細,事必躬親。"的辦事風格。反問一下,世上哪個人喜歡這樣做?何況屬於當時為數不多的頂級"打工仔",諸葛亮果真心甘情願嗎?或許有人還說,諸葛亮是"工作狂"之所以有可能。其實,換位思考一下,若是你喜歡做雞毛蒜皮、細枝末節的芝麻豆大點既零碎又煩雜的事情嗎?所謂"工作狂"也是凡人,他們只是比普通人做事情更加熱情、盡心盡力罷了。
當時,擔任丞相主簿的荊州襄陽(湖北襄樊)人楊顒曾勸諸葛亮說,治理國家,上下級要明確分工,不必越俎代庖,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最終只讓您筋疲力盡,一事無成。諸葛亮很清楚楊顒之言是好意並無惡意,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此只答謝,並沒有採納其建議。
亮嘗自校簿書,主簿楊顒直入,諫曰:"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請為明公以作家譬之。… … … 終無一成。豈其智之不如奴婢雞狗哉?失為家主之法也。… … … 故丙吉不問橫道死人而憂牛喘,陳平不肯知錢谷之數,雲'自有主者',彼誠達於位分之體也。今明公為治,乃躬自校簿書,流汗終日,不亦勞乎!"亮謝之。>>>《資治通鑒》
首先瞭解一下楊顒,他曾跟隨劉備一同入蜀,奪取益州之後被任命為巴郡太守,劉禪即位(公元223年)之後,諸葛亮開丞相府治事,此時被任命為丞相主簿,之後擔任東曹屬。
當時,通常三公等開府之後,其人員由自行選用,不由朝廷任命,長官與屬吏有君臣的名分;東曹主二千石長史遷除及軍吏,吏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由此可知,諸葛亮是認可楊顒的辦事能力,不然之後不會讓他擔任東曹屬,負責選拔舉用賢能。
後為東曹屬典選舉。顒死,亮垂泣三日。>>>《襄陽記》
東曹相當於當今人事部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時東曹掾為蔣琬,就是諸葛亮向劉禪奏上的密表中指定的繼位人,後來被世人稱之為"蜀漢四相",楊顒是其副手,東曹二把手。由此說明,楊顒是受諸葛亮器重之人。
亮數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亮每言:"公琰託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三國誌》
諸葛亮為了北伐中原,駐在漢中(公元227年左右)之時,楊顒在任上去世,為之諸葛亮非常悲痛,連續流淚三日,這是有何緣故呢?難道兩人交情很深嗎?不敢斷定,楊顒任職於丞相府共四年左右,不能算很長,也不能說太短,但擔任過重要職位,必定避免不了有些交情。
然而,以諸葛亮公私分明性格,不會做"拉幫結派"之類事情,也未曾聽過,諸葛亮在私底下裡與某位蜀漢政權官吏交情特別深,由此推測與楊顒的私下交情也不會太深。史書中記載諸葛亮"垂泣三日",所謂"垂泣"就是無聲而流淚,這也符合諸葛亮一生謹慎而不張揚的性格,另一面是不是也反應出與楊顒"交情不太深"。
之所以,諸葛亮悲傷而連續流淚三日,應該另有隱情。不僅僅是丟失有能力屬下的悲傷,且讓諸葛亮勾起往日他勸導之事,油然升起傷感之情-被大多數人未能真正理解其工作方式而感到悲傷。兩種悲傷之情交結在一起,從而使諸葛亮不能自拔是"垂泣三日"的真正原因。
楊顒是諸葛亮駐漢中之時去世,此時為建興五年(227)或者建興六年。建興四年(226),魏文帝曹丕去世,其子曹叡繼位,是個二十三歲年輕小伙子,血氣方剛而熱情足,卻經驗不足。諸葛亮覺得此時為北伐中原的絕佳時機,於是親率軍隊駐紮在漢中,為北伐中原積極籌備。
夷陵之戰慘敗於後輩小生陸遜之後,退回白帝城的劉備鬱憤而病倒,並次年在白帝城去世。之後,諸葛亮成為蜀漢政權大管家,開始全面治理,其處境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時蜀漢政權的國情,用一個字概括-慘。
連年的戰爭而兵疲民困,民眾負擔早已達到超負荷狀態,讓人窒息,以致於"民皆菜色"。所謂菜色,就是民眾因糧食不足,吃不飽而引起營養不良。加之夷陵之戰的慘敗,不僅丟失總兵力一半左右的四萬人,還丟失大量軍用物資,基本上敗光好不容易攢下來的老家底,使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幾乎要亡國。
諸葛亮排除艱辛萬苦,經過四五年勵精圖強,實現蜀漢"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良好局面,終於有機會實現"復興漢室"終極目標,於是率軍駐入漢中準備北伐中原。
讓瀕臨亡國之際的蜀漢起死回生,其中的艱辛、委屈,誰能理解,只有諸葛亮一人心裡最清楚,恰巧此時此刻,楊顒之死勾起往事讓諸葛亮慷慨萬分,加之失去能臣的惋惜,情不自禁自己黯然流淚。
治理國家"人才第一"是連普通老百姓也皆知的道理,何況身為蜀漢的實際掌權者,諸葛亮比誰都清楚此道理。蜀漢不僅在現有人才還人才儲備上遠遠落後於東吳,更不要說曹魏,差距不是一截半截,誇張點相差十萬八千里。
此時,人才最濟濟的是曹魏,曾經說過"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的曹操特別重視人才,他總共發佈三次的"唯才是舉"政令,不僅是招攬人才的金字招牌還為人才儲備,賦予強有力的行政上支持,從而確保充足的人才資源。加之曹丕重新開設太學等措施,足以說明其重視教育、人才一面,故此,曹魏在人才方面比其他兩國具有優勢是必定結果。
此時,孫權帳下有"東吳五君"諸葛瑾、步騭、張承;"東吳四英"陸遜;"東吳十二虎臣"潘璋、丁奉;後輩小生,"東吳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名臣良將,沒有出現青黃不接現象,且每一位都是獨當一面的響噹噹人物。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相比兩家,蜀漢太"寒顫"而只能以"捉襟見肘"來形容。"五虎上將"中,關羽、張飛、黃忠、馬超相繼去世,只剩下孤零零趙雲一個人;謀士參謀龐統、法正去世已久,本來人才不多,加之青黃不接,大管家諸葛亮用人倍感吃力。為什麼青黃不接呢?
其一,失去了蜀漢政權招攬人才的金字招牌。原先大佬劉備的"帝室之胄"身份、"信義著於四海"名聲、"匡扶漢室"旗幟是劉氏集團招攬人才的金字招牌。但是,劉備"借而不還荊州"的行為,導致失去誠信;不討伐篡奪者曹丕,反而自己急著稱帝,又發動夷陵之戰,討伐原同盟者等行為,使"匡扶漢室"旗幟蕩然無存。等於是親手砸掉自己金字招牌,留下一堆爛攤子讓接管者處理。
其二,只擁有一州之境的蜀漢人口僅僅是東吳的二分之一;曹魏的四分之一,從人口這項"硬件"條件上無法與東吳和曹魏相提並論。"人口少,人才少。"自然而然人才儲備也會少。
其三、在人才選用和培養方面,行政上無強有力支持;因常年戰爭沒有大舉興辦教學。
還有,蜀漢滅亡時,《蜀記》記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吳國滅亡時,《晉陽秋》記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從中得出,東吳當時人口是蜀漢的兩倍多,卻其官吏少八千人,側面反映蜀漢政權的機構臃腫,進而反映人才的嚴重不足,只能以官吏數量來彌補能力不足。
劉備托孤
劉備留給實際治理者諸葛亮的蜀漢政權是"百事待興"的國力極其空虛的大爛攤子,因夷陵之戰而與東吳完全交惡;強盛的曹魏一直都是虎視眈眈覬覦蜀漢,垂涎三尺;益州南部地區反叛接連不斷,猶如後院放置滿滿火藥桶,隨時引起大爆炸等等,哪一個不是急需待解的大事,稍不留神,就跌入萬丈深淵,永劫不復。但,也是必須面對解決的事情。
發生問題就要解決,解決問題需要人手,解決問題需要智慧,但不是每個人都具有智慧,不可能濫竽充數,隨隨便便找個人來解決問題,所以需要"有智慧"的人才。但是蜀漢本身歷來就缺少人才,加之青黃不接,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加霜。
從站在諸葛亮的立場,思考一下問題,該如何解決既棘手又繁多的問題?無非就是二種選擇,其一不管,乾脆放棄生存,本身已在懸崖邊上的蜀漢,若不管則立馬掉入萬丈深谷;其二管理,但問題是怎麼管理?人手嚴重不足,只能一人當個十人用,身為實際上蜀漢大佬,諸葛亮只能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以此來解決問題。故此,如此情境下,一生謹慎的諸葛亮只能以"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工作方式,來完成己任。
有人會說,諸葛亮不善於知人用人,還獨斷傾向而加速蜀漢滅亡。確實身為凡人諸葛亮也免不了犯錯誤,如錯用馬謖而丟失街亭;同時代梟雄曹操,也有殘忍屠殺的污點,如徐州大屠殺屍體堆積而導致"泗水為之不流";英明的孫權,也有晚年寵信校事呂壹亂殺忠臣的惡績。人畢竟不是神仙,難免犯錯誤,況且事實上人的性格不可能說改就能改掉,這是人之常情。
故此,以諸葛亮性格、當時環境,"事無鉅細,事必躬親。"的工作方式是最佳選擇,不能以超越人之常情的過分要求來評價別人,而是以實際狀況評價一個人,是不是更加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