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和太史慈誰更厲害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三國網小編告訴你。
在三國的歷史上,小霸王孫策和太史慈兩人曾經在神亭嶺有過一場真正的單挑決戰。《三國誌·太史慈傳》記載:太史慈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鬥,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正史中,武將單挑其實是非常罕見的,羅貫中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素材。於是在《三國演義》第15回,羅貫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這場單挑,這回的回目也乾脆叫做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這場單挑可以細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兩人大戰了五十合: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大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慈曰:「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
第二階段,太史慈將孫策引到平地,又大戰了五十回合:
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來,大喝道:「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忖:「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捨,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
第三階段,雙方馬下步戰:
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第四階段,雙方上馬復戰,因暴雨中斷:
忽然喊聲後起,乃劉繇接應軍到來,約有千餘。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騎亦衝到。策與慈方才放手。慈於軍中討了一匹馬,取了槍,上馬復來。孫策的馬卻是程普收得,策亦取槍上馬。劉繇一千餘軍,和程普等十二騎混戰,逶迤殺到神亭嶺下。喊聲起處,周瑜領軍來到。劉繇自引大軍殺下嶺來。時近黃昏,風雨暴至,兩下各自收軍。
對於東吳武將的單挑能力,羅貫中著力刻畫的只有這麼一次。這也是東吳武將唯一一次單挑超過一百回合的。因此,孫策和太史慈二人誰更強,誰就是東吳第一武將。由於兩人都沒有其他參照人選,因此我們只能挖掘這次單挑的細節,看看誰在單挑中更有優勢。
在單挑的前兩個階段,兩人加起來一共打了一百個回合,平分秋色。第三階段,雙方滾下馬後,孫策主動求變,奪過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奪過了孫策頭上的兜鍪。然後,孫策用短戟刺太史慈,太史慈用兜鍪格擋。這時,劉繇前來接應,程普也衝到,孫策太史慈才分開。
孫策搶了太史慈的短戟,太史慈搶了孫策的頭盔,誰更有優勢呢?在嘉靖本中,有一行小字註釋曰:「後史官議論,失盔者當輸也。」這是誰寫的?為什麼會留在嘉靖本中?後史官會不會是羅貫中的筆名呢?我們都不得而知。但是,無論是誰寫的,我都不同意這個觀點。武將單挑,目的並不是要奪取對方的頭盔,而是殺傷對方。短戟與頭盔相比,更有殺傷力,孫策拿到短戟後,馬上用短戟主動去刺太史慈,而太史慈只能用頭盔被動防守。孫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如果不是劉繇來到,這種優勢也許還會擴大。
第二天,雙方再次對陣,孫策用槍挑著太史慈的短戟,令軍士大叫:「太史慈若不是走得快,已被刺死了!」太史慈也用槍挑著孫策頭盔,令軍士大叫回擊:「孫策頭已在此!」孫策一方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畢竟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實。而太史慈無法說出類似的話,只能混淆概念,把孫策的頭盔強行說成孫策的頭。
所以,總結一下,在兩人單挑的第三階段,孫策表現得更加主動,實際上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大致認為,孫策略強於太史慈,這也就意味著孫策才是東吳第一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