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將軍,應該以馬革裹屍為驕傲,但是無謂的犧牲是不可取的,因為那樣沒有意義。在三國期間,有一位將軍,便是因為一時衝動送了性命,如果他能夠冷靜面對戰場上的變故,或許劉禪也不會投降,蜀漢也不會這麼快就亡國了。此人便是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都說蜀漢後期無人可用,其實非也,當時姜維,諸葛瞻、諸葛尚父子,都是一等一的大將。趙雲的驍勇是公認的,並且他的武力值也只是排在了呂布之後。當年姜維對抗趙雲的時候,趙雲不也奈何不得他,最終二人打成平手,可見姜維等人還是很厲害的。只不過在司馬昭攻打蜀國的時候,劉禪正重新黃皓等奸佞小人,而像姜維這樣的忠義之臣卻被他排擠,趕去了劍閣。
再看諸葛亮的後人,諸葛瞻與諸葛尚都是武功高強之人,尤其是諸葛尚,別看他年紀輕輕,卻可以打敗鄧忠這樣的大將,雖然說他沒有與趙雲交過手,但是也可以推測出他和趙雲比武的結果,諸葛尚也不見得會落敗。然而在鄧艾攻打蜀國的時候,諸葛尚就因為一時氣憤而做了糊塗的決定,致使蜀漢再無迴旋的餘地。
當時姜維在劍閣被鍾會拖著,無法及時趕回成都救援,不過這裡有諸葛瞻父子,想來應該沒問題,可偏偏就出了問題。當時諸葛瞻戰死,諸葛尚氣憤不已,他立刻衝進敵人軍中,只可惜他沒有趙雲那般幸運,可以七進七出,他只是殺掉幾個小卒就被殺掉。想來17歲的諸葛尚無法接受父親的死,才會抱著必死的想法衝過去,人在衝動的時候,打鬥自然也毫無章法,也就注定了諸葛尚要戰死的結局。
諸葛瞻父子死後,劉禪選擇了投降,雖然人們都說他懦弱,其實劉禪也是無奈之舉。當時城中雖然有一萬兵馬,足以對抗鄧艾,但是卻缺少一個懂得指揮打仗的將領。這種情況下,劉禪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讓士兵護送自己去孫權那裡,另一個就是主動投降。對於劉禪來說,他認為投降或許還可以保命,於是連抵抗都沒有就投降了。
劉禪的身邊除了一些文官,便是那些說讒言的宦官,沒一個中用的。諸葛尚受父親的教導,自然也懂得帶兵用兵之法,可是年輕的他經歷的事情太少了,這才在父親死後,白白犧牲。如果他沒有死的話,由他帶領著一萬人,定能抵禦鄧艾。即使打不過也能夠守住城池,等待姜維的支援。然而年輕的諸葛尚選擇了以死盡忠,雖然壯烈,但卻很傻。
結語:諸葛尚的死便是無畏的犧牲,只不過他的表現也的確沒有辱沒諸葛家的名聲。他能夠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與父親一起對抗鄧艾等人,這已經是好漢的表現了。諸葛尚畢竟還年輕,如果他能夠過經歷一些戰爭,就不會在這時候做出最笨的選擇,也許能夠救蜀漢於危難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