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關羽,接下來跟著三國中文網小編一起欣賞。
關羽丟荊州敗走麥城被認為是三國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直接導致三國鼎立的局勢變的不穩定,蜀國開始走向衰敗。當時正是蜀國最巔峰的時刻,關羽也是一人帶兵攻打襄樊,只是沒想到會被孫權來一手陰的,結果腹背受敵自己還把命也搭了進去。如果關羽不大襄樊就老老實實的守著荊州那還會被偷襲麼?應該就不太可能了。
人們常說歷史沒有「如果」,而帶上「如果」的歷史總是帶充滿了浪漫色彩。
回顧三國中蜀國的滅亡史,彷彿一切的起因都歸結到了關羽大意失荊州上。如果關羽不得意忘形,蜀國就不會丟掉荊州,關羽也不會死。關羽不死,張飛也不會因復仇心切而被親信算計;張飛不死,劉備也不會在兩年後含恨而終,蜀國也不會因喪失荊州而衰敗。那麼回到問題的起點:如果關羽駐守荊州之時,不攻打襄樊,荊州是不是就不會丟了?
這是一個假設問題,我們只能在已有的資料中做出相應的判斷。
如果假設問題成立,荊州保住了,蜀國有沒有可能一統三國?這裡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從三國的實力來看,曹操的勢力範圍在華北一帶,即現在的河北、河南、山西、山西等地,現在人們覺得這幾個省份都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在當時卻不同。古代以農為本,北方平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省,糧草充足。農業發達,人口眾多。再加上漢朝定都洛陽,有了上百年的積累,魏國實力當屬三國之最。
位於江東的孫權,實力更不容小覷。《三國演義》裡自後主劉禪投降後,對魏國的描寫非常少,基本上對孫吳的滅亡是一筆帶過。實際上,吳國在蜀國滅亡以後支撐了將近百年的時間。孫氏一族在江東已經駐守多年,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江南一帶都是富庶之地。
但我們再回頭看看成都:成都現在發展的是不錯,但在三國時期,說成都是「不毛之地」都不為過。諸葛亮《隆中對》地方選的妙啊,成都這個地方,四面環山,易守難攻。能種的土地不少,就是沒什麼人。
我們在《三國演義》裡經常看到劉備吃了敗仗,就要帶著百姓一起跑回成都。大家都感念劉備的仁德,但實際上,如果劉備還不把這點人保住的話,成都就真的沒人了。沒人耕地,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就不能提供軍需。蜀國打仗最怕的不是敵方派了多少人,最怕的是仗還沒打完,糧草就沒了。試問,一個連軍糧都成問題的國家,如何抵擋人口眾多,糧草充足的魏國和吳國?
關羽就算不攻打襄樊,荊州保得了一時,保不了一世。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國家,魏國和吳國必然會先拿它開刀,蜀國遲早要滅亡。歷史究竟有沒有所謂的「轉折點」,沒有人能下個定論。但蜀國的滅亡,絕不僅來自於關羽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