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舉兵叛變,司馬昭為什麼沒有滅他全族?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鍾會舉兵叛變,司馬昭為什麼沒有滅他全族?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鍾會叛變舉兵造反,為什麼司馬昭沒將其滅族?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曹魏權臣司馬昭的頭號「智囊」,鍾會曾參與過平定毌丘儉、諸葛誕叛亂,並阻止過魏帝曹髦的奪權計劃,故而深受主公的器重,屢屢被委以心腹重任。然而在完成滅蜀大業後,鍾會卻與司馬昭反目,並意圖舉兵討伐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切還要從滅蜀之戰說起。

景元四年(263年)秋,司馬昭命鍾會、鄧艾率軍分路伐蜀。結果當鍾會兵困於劍閣勞而無功,並準備撤軍之際,鄧艾卻率兵偷渡陰平,奇襲成都,並一舉亡蜀。當年底,鍾會作為主帥,因伐蜀之功晉陞為宰相(司徒)。然而鍾會滅蜀後,在降將姜維的慫恿下,竟然滋生出不臣之心,圖謀據蜀稱王,甚而舉兵奪取天下。

為達到這個目的,鍾會便與監軍衛瓘合謀,誣陷鄧艾有謀反之心,並將其父子逮捕後押送洛陽(鍾會被殺後,衛瓘派人將鄧艾父子殺死於途中)。鄧艾父子被擒獲後,鍾會自以為再無障礙,便與姜維等人密謀造反。按照計劃,姜維將率軍萬餘人出斜谷為前鋒,鍾會則率領主力大軍隨行,並盡快佔據長安,然後從陸路、水路同時進攻洛陽。如果計劃進展順利的話,那麼一戰便可以奪取天下。

但是讓鍾會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準備劫持諸將、誓師出征時,忽然接到司馬昭寫給他的信,大意是擔心鄧艾會拒捕,他已經派大將賈充率步騎萬人進入斜谷,並且屯駐在樂城,而他本人則將親率十萬大軍進駐長安,以期與凱旋回師的鍾會相會於關中。鍾會看到書信後大驚失色,自知司馬昭已經開始猜疑他有異心,意在提前做好防範。

然而此時的形勢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加上鍾會過於自負,認為如果自己的動作足夠快,那麼依然有希望奪取天下,就算是不能,那麼退保漢中、蜀地,依然可以據蜀自立,建立跟劉備同樣的事業。所以鍾會並沒有思慮多久,便決定實施劫持諸將、舉兵造反的計劃。

(鍾)會所憚惟艾,艾父子既禽,會獨統大眾,威震西土,遂決意謀反...會得書驚,呼所親語之曰:「但取鄧艾,相國知我獨辦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見《資治通鑒·卷七十八》。

此時姜維以諸將難以駕馭為由,勸說鍾會乾脆將他們全部誅殺,然後據蜀稱王。姜維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建議,意在製造魏軍內部的混亂,然後趁機殺死鍾會,並盡數坑殺魏國將士,然後光復故國(「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見《華陽國志》)。鍾會當然不瞭解姜維的心思,果然在他的蠱惑下,設計將諸將全部扣押,並準備將他們全部殺死。

就在這緊張而微妙的時刻,大將胡烈的舊屬丘建因為備受鍾會器重,竟將主帥的陰謀在暗地裡洩露出去。胡烈之子胡淵聞訊後,率領部下前來向鍾會「討說法」,而其他將軍的部下雖然沒有人統領,也在得知消息後湧向城門,使得局勢頓時緊張起來。此時,鍾會為了安撫城外的士兵,便派衛瓘出城慰勞他們,結果給自己招致滅頂之災。

原來,衛瓘逃出「虎口」後,非但沒有幫助鍾會穩住各支軍隊,反而率領他們攻入城中。鍾會聞變後,便率領少數士兵抵擋,結果因為眾寡不敵,被亂軍悉數殺死,而姜維也死於亂軍之中(「姜維率會左右戰,手殺五六人,眾格斬維,爭前殺會。會將士死者數百人。」見《資治通鑒·卷七十八》)。鍾會被殺時,年僅40歲,時在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八日。

按照當時的法律,鍾會既然犯有謀反大罪,理應被誅滅三族。然而鍾會並未娶妻,也沒有子嗣,只是收養兄長鍾毓的兩個兒子鍾邕、鍾毅,所以依照慣例,應當誅殺鍾毓(此時已過世)全家。然而,司馬昭念及鍾會之父鍾繇(三朝元老,位至太傅)、兄長鍾毓(四朝重臣,官至後將軍、都督荊州軍事)的功績,再加上鍾毓曾勸告司馬昭要提防鍾會,所以最終決定網開一面。

當時,鍾邕隨同鍾會作亂,已經死於亂軍之中,但幾個兒子尚在人世。所以司馬昭下令,誅殺鍾邕諸子及鍾毅,但赦免已被拘押的鍾毓之子鍾峻、鍾辿,並恢復他們的官爵。至此,除已過繼給鍾會的鍾邕、鍾毅外,鍾毓其他子孫得以避免被殺的命運,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