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曹魏將領黃權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起蜀漢劉備時期的叛將,其中有劉備的小舅子糜芳,還有傅士仁、孟達、范疆、張達,但是更多人說,黃權才是劉備最大的叛將,並且在其投降曹魏之後,劉備還善待黃權的後代,黃權之子也為蜀漢戰死沙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說起黃權,最開始並非追隨劉備,他曾是劉璋的部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張松建議劉璋迎接左將軍劉備入蜀,共同對付漢中張魯,然而黃權認為此舉無疑引狼入室,於是勸諫劉璋:
左將軍有驍勇聲名,現在請他來蜀,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則不能滿足他的心願;想以賓客之禮對待他,則一國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穩,那主人就會有累卵之危。如今盡可以守緊邊境,以待時局的穩定。
劉璋不聽黃權的勸,甚至還將黃權外放為廣漢縣長,僅僅一年之後,黃權之言被驗證,劉備與劉璋反目,此時諸縣皆望風歸順,而黃權卻堅守城池,得知黃權此舉之後,劉備讚美道:「(黃權)閉城拒守,得事君之禮。」等劉璋投降劉備之後,黃權才歸順劉備,被劉備封為偏將軍。再加上之後的投降曹魏,黃權一生侍奉三位主公,可三位主公待黃權都十分好,並都認同他的忠心,同僚們也認可黃權,司馬懿稱讚:「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歎述足下(諸葛亮),不去口實」。可以看出黃權雖易主但忠心仍在。
劉璋與劉備交惡後,黃權始終不願投降,等劉璋投降之後,黃權才隨主投降劉備,黃權此舉讓劉備很看重他,漢中之戰前,黃權就曾向劉備進言:「如果失去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臂膀。」劉備於是立即派黃權率眾進入巴中。漢中之戰,劉備擊殺曹操帳下著名將領夏侯淵、擊退曹操支援、佔領漢中,世人皆知劉備依靠的是法正謀略,但鮮有人知這些計謀都是黃權先替劉備想出來的,並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漢中在蜀漢手中,也成為了守護益州的屏障,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漢中王,黃權被任命為治中從事。
因關羽大意失荊州,吳蜀交惡,劉備稱帝之後,準備討伐孫吳,黃權勸諫劉備:「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
其實黃權建議非常的好,主要從兩個方面出發,第一劉備年事已高,不在適合親涉險地,這是擔心與東吳交戰出現戰勢不利的局面;第二做出了戰術的提前規劃,應該先試探東吳兵力的虛實,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黃權的這一計劃十分中肯,並在夷陵之戰時也得到了印證,但是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並讓黃權領江北軍隊,提防魏國出兵,自己則在江南前線。
夷陵之戰蜀漢大敗,因東吳大都督陸遜順長江之勢衝破蜀軍的包圍,蜀軍不敵而後退,此時江北的黃權部退路被東吳阻斷,黃權認為此時投降東吳不可,無奈之下,只好率部投降於魏國,當時蜀漢敗局已定,黃權率領的士兵應該在五千至一萬人馬,黃權投降也是為了保住這些士兵的性命。
劉備愧對黃權
黃權投降魏國,按照蜀漢的法律,應該誅殺黃權的家人,但是劉備卻說:「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劉備知道黃權投降魏國實屬無奈,自己當時沒有聽信黃權的話,夷陵大敗致使黃權部無法返回蜀國,這都是劉備部署的失誤。劉備認為黃權此舉無錯,並沒有抓捕黃權家人,反而向之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投降魏國的黃權被曹丕問道:「你放棄叛逆前來歸順,是想倣傚陳平、韓信嗎?」
黃權卻回答:「我受過劉主(劉備)的特殊恩寵,不能降吳,又無法歸還蜀漢,於是前來投降。況且敗軍之將,被免死就已經很幸運了,哪裡還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因此賞識黃權,為其加官封侯。
黃權對劉備是忠心的,當有人謠傳黃權家人被劉備誅殺時,黃權並不相信,反而堅信劉備的為人;等劉備死後,曹魏朝臣皆歡喜,唯獨黃權並無一絲笑意,為此曹丕還想故意嚇唬嚇唬黃權,面對考驗,黃權始終鎮定自若,曹丕認為黃權十分有器量。
黃權蜀漢的兒子黃崇,成年後被封為尚書郎,在公元263年,隨諸葛瞻抗擊鄧艾,所提建議未被諸葛瞻採納,蜀軍錯失戰機,不得不退守綿竹,在與鄧艾大戰之時,激勵部下,使部下都抱有必死的決心與魏軍決戰,而黃崇在亂軍中奮戰被殺。
黃崇戰死沙場,盡到了一個臣子應盡的職責,他的壯烈殉國,也算是對劉備的一種回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