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黃權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古代帝王與手下大臣交往,多數都是利益交換,極少有真情實感參雜其中,即使有些君臣的交往參雜了真情實感,也禁不住時事變遷的影響。但在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中卻有這樣一位特例,他的屬下多數人對他都極其忠誠,君臣之間的互信程度極高,甚至對叛投敵國的大臣說出「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的話。這位帝王就是蜀漢章武皇帝劉備,所謂「叛臣」就是黃權。那麼,黃權為何會叛國投敵呢?劉備又為何說自己有負黃權呢?
黃權早年間曾在巴西任君吏,劉璋繼位當上益州牧後,徵召黃權擔任主簿,屬於益州舊臣。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因感受到漢中張魯的壓力,而派張松尋求外援,後來張松建議劉璋請荊州劉備入蜀,幫助劉璋抵禦張魯。在請劉備入川這件事上,黃權曾勸諫劉璋說:「左將軍(劉備)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從黃權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對劉備入川是持保留意見的,分析了劉備入川後將帶給劉璋的麻煩,可惜劉璋並未聽從黃權的諫言,反而將黃權改派到廣漢任縣官。
公元212年,劉璋終於感覺到了劉備的威脅,二人轉變為敵對關係,劉備率軍攻城掠地,許多地方官紛紛投降劉備,黃權卻一直堅持到劉璋宣佈投降才歸順劉備,劉備任命黃權為偏將軍。
黃權歸順劉備後,曾向劉備建議攻取漢中,不久後劉備任命黃權為護軍,發動漢中之戰,最後擊敗曹操佔領了漢中。很多人只知道劉備奪取漢中主要依靠的是法正的謀略,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其中很多方略是黃權最先向劉備提出的,這也是劉備重用黃權的原因之一。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后,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決定舉兵征討東吳,在這種關鍵時刻,黃權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明確指出了冒然伐吳是很危險的,勸諫劉備慎重。但劉備並未聽從黃權的建議,改任黃權為鎮北將軍,專門負責防禦曹魏,解除自己伐吳的後顧之憂。
劉備在夷陵之敗後,黃權在江北的防線成為孤島,歸蜀之路斷絕,在東吳的壓力下,黃權無奈只得向曹魏投降,曹丕欣然接納了黃權。蜀漢方面得知黃權投降曹魏後,有人請示劉備要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得知後說出了很有名的一句話,即「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因此,仍舊像以前一樣善待黃權的家人。後期,黃權遺留在蜀漢的兒子黃崇官至尚書郎,最後還在保衛蜀漢的戰鬥中,隨同諸葛瞻一同戰死在綿竹。
最後,再來看看黃權在曹魏的狀況,曹丕對黃權的投靠比較看重,任命他為鎮南將軍、益州刺史(虛職)、育陽侯等職。後期,司馬懿逐漸掌權後,也比較看重黃權,最後,黃權在曹魏升任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黃權在曹魏還生了個小兒子,取名黃邕,後來還繼承了黃權在魏國的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劉備對黃權很知心,黃權對劉備也非常知心。黃權初投魏國時,曾有人謊報劉備誅殺掉他的家人,黃權卻對曹丕說:「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實,請須後問。」後來,得到確切消息後,果然如黃權所料,劉備的「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和黃權的「臣與劉、葛推誠相信」,可謂君臣相知的千古佳話。從黃權與劉備之間的故事,也可以看出,劉備待人確實有過人之處,蜀漢君臣的人情味兒確實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