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魏滅蜀吳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當中,曾經有過黑暗的大分裂時代,也有過繁榮的大一統時代。
例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曾經說中國古代最混亂的時代之一,諸侯割據,民不聊生,生靈塗炭,,讓人看不到希望,但是最後在楊堅的努力之下重歸於一統。
同樣的,在三國時期,也是一個極度分裂的時代,經過數十年的兼併戰爭,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實現了中國的相對統一。
最後魏國以雷霆之勢滅亡蜀國,最後經過十年積蓄又滅亡吳國,建立大一統的西晉。在這個過程當中魏滅蜀和滅吳有著天壤之別,為何魏滅吳用了如此長的時間?
一:三足鼎立,雷霆之勢滅蜀
1:三國格局,相互牽制,相互鬥爭
在瞭解司馬氏掌權下的魏國滅亡其他兩個之前,我們先來簡要的瞭解一下當時的格局。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大浪淘沙之後,赤壁之戰後,打破了曹魏一舉統一天下的幻想。
最終形成了曹魏、孫吳、劉漢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國之間合縱連橫,將權謀之術展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顯得不堪一擊,一統北方,占天下人口十分之六七的魏國始終是最具有一統天下的政權。
據《三國誌》當中記載稱:"魏興,西域雖不能盡至,其大國龜茲、於寘、康居、烏孫、疏勒、月氏、鄯善、車師之屬。無歲不奉朝貢,略如漢氏故事。"
為此,魏國一直在為一統天下做準備。
2:雷霆一擊,快速的滅蜀之戰
魏國作為實力最強的國家,一直在謀劃著對其他兩個國家進行軍事打擊,實現一統天下的目的。
而蜀漢作為三國當中的"軟柿子",魏國自然是先拿蜀國開刀,當時蜀國國內民生凋敝,人才凋零,為此魏國調動了數十萬大軍,準備一舉消滅蜀漢政權。
據《三國誌》當中記載稱:"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料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
不過一年多的時間魏國就滅亡了蜀漢政權,從籌劃到滅亡不可不謂之迅速,但是令人詫異的卻是,魏國滅蜀之後,到滅吳一統天下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反差巨大。
二:處心積慮、過程漫長的滅吳統一之戰
1:十年生聚,籌備謀劃伐吳
和滅蜀之戰相比,司馬氏掌控下的魏國滅亡吳國的時間過程無疑是十分漫長的,,從滅亡蜀國再到發動滅吳戰爭期間經歷了16年之久。
當時西晉對於滅亡吳國做了一系列吃的準備。據《晉書》當中記載晉武帝命令王睿督造戰船的事件稱:
"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
前後歷時長達七年之久,在這十餘年間西晉一直在積極準備伐吳,大力發展國內民生,訓練軍隊,希望一鼓作氣拿下盤踞在江東的孫吳政權。
2:兵分六路,全面進攻
相比與魏國伐蜀戰爭,西晉滅吳戰爭的規模和策略無疑也是準備充分。晉武帝司馬炎先後啟用杜預、王睿等一大批著名將領,來應對滅吳戰爭當中出現的不利情況。
而且還兵分多路,以席捲之勢滅亡吳國。據《資治通鑒》當中記載西晉滅吳的規模稱:"……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魯國唐彬下巴、蜀,東西凡二十餘萬。"
從這個方面來看,西晉是做足了功課的,一方面為了防止赤壁之戰魏軍全軍覆沒的現象重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快速的滅亡吳國。西晉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迎來了一統天下的曙光。
3:塵埃落定,三分歸晉
中原大地在分裂了百年之久後,終於迎來了一統的希望,由於西晉準備充分,加之吳國內部混亂統治階層的腐朽,早已經沒有當年的進取意識。
因此西晉大軍壓境之時便以摧枯拉朽之勢快速推進,高歌猛進,攻破了吳國的都城建業,俘虜了吳國的皇帝孫皓以及一干皇族大臣。
據《資治通鑒》當中記載稱:"是日,濬戎卒八萬,方舟百里,鼓噪入於石頭,吳主皓面縛輿櫬,詣軍門降"。
從西晉滅亡的過程來看是一帆風順的,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然而為何"不堪一擊"的吳國卻讓司馬家族準備了十餘年之久呢?這背後又有哪些歷史原因。
三:魏滅亡後,為何不乘機進攻吳國,有何難言之隱
1:蜀國新滅,加之魏國內部不穩
從蜀魏兩國的歷史淵源來看,魏蜀兩國是天然的敵人,一個代表"漢室正統",一個是"亂臣賊子",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之下蜀地的百姓對於魏國的統治自然是反感的,
據《三國誌》當中記載平定蜀地後的一次大規模叛亂稱:"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將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魏兵五萬人,使為前驅。"
就可以看出蜀地尚且沒有完全歸附,魏國需要時間來消化勝利果實,防止魏國陷入蜀地的戰爭泥潭之中。
除此之外,魏國內部也不是很安穩,眾所周知在曹魏後期真正的掌權者是司馬家族,曹氏家族只不過是傀儡罷了,而司馬家族憑借的滅蜀的功績。
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改朝換代的大事,據《通鑒》當中記載西晉代魏稱:"優崇之禮,皆仿魏初故事"。
由此可見,魏國國內政局正在發生著極大的變化,司馬氏不甘於成為一個權臣,而是要向最高權力的方向邁進。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司馬氏為了保證國內政權的正常交替,自然不會大動干戈,給政權交替到了不確定的因素。
2:內部爭論不休,沒有統一意見
滅蜀和滅吳在難度上不是一個級別的,蜀國地狹人少,而且加之當時蜀國內政一度出現混亂的狀態,極大的削弱了蜀國的實力,魏國能夠承受起伐蜀之戰失敗的結果。
而反觀魏國滅亡蜀國之時,吳國可以說是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而且吳國一直在休養生息,很少參與到三國之間的戰爭當中,當時的君王吳景帝也是一個頗具才能的皇帝。
據《吳錄》當中記載評價稱:"景皇聿興,虔修遺憲,政無大闕,守文之良主也。"由此可見吳蜀兩個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因此當時魏國國內就出現了不同的意見。
司馬氏建立西晉之後,對於是否要征討吳國有過激烈的辯論,一方面是以軍方則認為西晉應該一鼓作氣,一統天下。
滅亡盤踞在江東的孫吳政權,而一些文官則認為應該徐徐圖之,首先要鞏固國內政權,消化滅蜀之戰的果實。
據《晉書》當中記載西晉元老級別的人物賈充反對南伐吳國稱:"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並之戍,天下勞擾,年谷不登,興軍致討,懼非其時。"
內部意見的不統一,使得司馬炎決定先靜觀其變,放棄激進的伐吳意見,是不乘機經過東吳的一個重要原因。
3:西晉外患頻繁,且吳國實力雄厚
西晉在建立之後,不僅僅要妥善處理好前朝官員皇室的安置問題,以及蜀國故地的安撫工作,而且塞外的一些遊牧民族也不安分,經常襲擾西晉的邊關,給西晉帶來不小的威脅。
除此之外當時大量的外族內遷到中原地區,隱隱對西晉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洛陽形成包圍之勢,如何處理好民族矛盾也是西晉的一個老大難題。
內憂外患阻擋了西晉一統天下的步伐。此外,吳國也並非是一個"軟柿子",首先吳國擁有長江天險,是西晉滅亡首先要面對的一個難題。
此外吳國國內在前期是處於一個比較安穩團結的狀態,直到孫皓上台之後吳國的實力才有明顯的下降。
據《三國誌》當中評價稱:"況皓凶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
而在此之前吳魏兩個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旗鼓相當的,最後當時吳國還有陸抗等一大批能臣良將,使得西晉不敢輕舉妄動。
四:結語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西晉司馬家族成為了三國時代最大的贏家,殊不知司馬家族一統天下的過程也是漫長的。
特別是滅吳之戰,之所以會等待如此長時間,和當時西晉國內不穩定,忙著改朝換代有關,而且西晉內部對於是否伐吳、什麼時候伐吳的意見沒有統一起來。
最後吳國實力尚存,需要等待時機也是重要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三國誌》
《晉書》
《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