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赤壁之戰,曹操雖敗卻並未丟失自己的性命,為什麼呢?大家可能會認為是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其實這只是其一,還有其二。這其二嗎,便是在諸葛亮與周瑜之間,周瑜在赤壁打敗曹操後,令數萬鐵騎只追不殺,把曹操漸漸的趕到了劉備的地盤,曹操自己也知道,這周瑜想借劉備之手殺他,然後劉備就會招來復仇大軍,周瑜便可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諸葛亮同樣也看出來這其中的利弊,想借周瑜之手殺曹操,可就是因為這兩人的想法導致曹操反而活的還不錯,可惜他華容道被關羽截住,但是關羽還是放了他。如果曹操在赤壁喪命,劉備和孫權統一的幾率會增加嗎?
當年曹操率百萬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與劉備兩人不得不聯手一起抵抗曹操,孫權任周瑜為大都督,調兵遣將抵抗曹操,而又任魯肅為軍師,並且當時還有諸葛亮的協助,才能扭轉乾坤,而孫權在赤壁之戰中並沒有表現出多少能力,只能說孫權會用人。
曹操的繼承者並未確立
曹操在赤壁之戰前夕,並未想過自己會兵敗,更不會想到喪命,所以在繼承者這一問題上,應該是沒有明確的人選的。長子曹昂是最理想的人選,但是,曹昂早年跟隨曹操時戰死,次子曹丕,根基最深,但是曹植才華出眾,曹彰也有將帥之才,都是有力的競爭者,那麼這種局面會導致北方大亂,再一次會出現割據現象,那麼此時對劉備和孫權來說,他們的最大敵人曹操,會變成很多個小軍閥,這樣他們的目標就不會只放在荊州和益州,他們也可以去北方發展。孟德云:「亂世,治天下,已然成為不可能,取天下則有可能。」如此看來,北方混亂,對於孫權和劉備來說,反而更有利。
周瑜死後,孫權就任魯肅為大都督,而魯肅死後又任呂蒙為大都督,並且呂蒙上任大都督後,從關羽的手中奪回了荊州,但呂蒙不聽孫權的命令,執意要殺害關羽,後來孫權怕劉備因關羽的死連累東吳,孫權就將呂蒙撤了,據記載呂蒙逼死關羽後,回到東吳就被孫權軟禁了,並且對外宣稱呂蒙病了。
人心向漢不向曹
赤壁戰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心仍向漢不向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這個時候誰殺掉他,誰就是漢室的第一功臣,雖然只是一個名頭,但是會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就像劉備皇叔身份有時候還是非常有用的。並且還有一個漢獻帝劉協在許昌,如果曹操死了,那麼到時候一定會有人出來扶持漢獻帝劉協,那麼北方的分裂就會成為定局。
其實孫權之所以處理呂蒙,是想把兵權奪回來,畢竟這些大都督一直都不肯聽從他的命令,經常都是抗命不遵,比如周瑜要攻打劉備的時候,孫權就曾下令給周瑜,叫周瑜撤兵回來,告訴周瑜還不是時候與劉備交戰,但周瑜抗命不遵,一意孤行要攻打劉備,導致兵敗損失了不少江東父子兵。
因此孫權在兩國之間,他就是一個中間人,如果你這個中間人反了,就有可能面臨兩國的怒火。孫權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不敢出兵討伐,連兵都不敢出,就不用說統一天下了。
曹操曾經說:「天下人都看錯我了,這天下要是沒有我曹操,不知道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這並非危言聳聽,袁術稱帝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說曹操喪命或許會增加劉備和孫權統一的概率,但是對於百姓而言,卻是非常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