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兩次敗給夏侯惇,背後什麼原因?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趙雲兩次敗給夏侯惇,背後什麼原因?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發生在博望坡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夏侯惇、李典、於禁和關羽。原文如下:

時天色已晚,濃雲密佈,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夏侯惇只顧催軍趕殺。於禁、李典趕到窄狹處,兩邊都是蘆葦。典謂禁曰:「欺敵者必敗。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當往前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後軍。」李典便勒回馬,大叫:「後軍慢行!」人馬走發,那裡攔當得住?於禁驟馬大叫:「前軍都督且住!」夏侯惇正走之間,見於禁從後軍奔來,便問何故。禁曰:「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可防火攻。」

夏侯惇猛省,即回馬令軍馬勿進。言未已,只聽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著,隨後兩邊蘆葦亦著。一霎時,四面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曹家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趙雲回軍趕殺,夏侯惇冒煙突火而走。且說李典見勢頭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軍攔住。當先大將,乃關雲長也。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於禁見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草,正遇張飛。戰不數合,張飛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聽說劉備在新野擴充實力,派夏侯惇、於禁、李典等人率部進犯。初出茅廬的諸葛亮採用誘敵之計,劉備和趙雲故意詐敗,將曹軍引入了包圍圈。關平、劉封等人趁機放火,令曹軍猝不及防。此後,趙雲、關羽、張飛等人順勢殺出,最終打敗曹軍。此戰也令原本關羽和張飛二人對諸葛亮刮目相看。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自相踐踏」,意為自己人互相踩,形容軍隊潰敗時各自倉皇逃命的狼狽情形。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博望坡之戰,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但時間並非如小說所言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是在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據《三國誌·先主傳》載:「(曹操)使拒夏侯惇、於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關於這場戰鬥的詳情,在《三國誌·李典傳》中還有更為詳細的記載。該傳稱:「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於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從這段記載來看,這場戰鬥的規模並不大,夏侯惇戰鬥失利,李典及時趕到,劉備兵力不足而撤退,戰鬥到此結束。在這場戰鬥中還出現了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名叫夏侯蘭。《三國誌·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載:「先是,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雲鄉里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

按照記載還原了真實的博望坡之戰後,我們再來談談小說中的這場戰鬥。從小說描述的戰爭場面來看,獲得戰爭勝利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群起而攻之,兩軍決戰,從而決定戰爭的勝負。另外一種是雙方主將領之間的單挑,往往是一方主將戰敗或被殺,戰鬥也就結束了。而在小說描述的博望坡之戰中,趙雲兩度與夏侯惇單挑。一次是雙方單挑幾個回合後趙雲詐敗,第二次是「雲約走十餘里,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

眾所周知,在小說當中,趙雲的武藝遠勝夏侯惇,在十個回合之內定能將夏侯惇斬於馬下。如此簡單的取勝之法,作者卻偏偏不用,非要設計出誘敵深入的戰術,趙雲只能按照諸葛亮的指令兩度敗給夏侯惇,其目的無非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站在讀者的角度來看,情節雖然熱鬧、精彩,但卻是多此一舉。這大概也是古代小說作家的一個通病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