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三國時期的轉折點在哪裡,莫過於關羽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吧!在關羽敗亡之前,劉備兵鋒所向,已然超越了曹操成為了天下第一大軍事集團。而隆中對的第三策,也正在逐一進行,劉備兵分兩路,分別從益州和荊州共同出兵北伐,準備北定中原。不過可惜的是,最重要的一環出現了問題,關羽丟了荊州不說,還失了性命,這讓一直重情重義的劉備怎麼能夠穩住情緒呢?
也就為後面故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有個疑問或許會一直困擾三國迷們,關羽作為一代武聖,而且位居五虎上將之首,為什麼同樣是突圍,趙雲卻能夠七進七出,而關羽卻會被生擒?
趙雲與關羽
首先來分析一下趙雲,當年趙雲為什麼七進七出?他的目的是救出劉備的家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就是劉備的兒子阿斗。作為一方之主,其子嗣的地位非常之重要。所以趙雲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人,即使自己身負重傷,卻也毫不畏懼。而且當時趙雲七進七出的時候正直壯年,無論是體力還是武力應該都是一個人一生的巔峰時刻。
再者,當時曹操愛才心切,面對這樣的虎將,他下令要生擒趙雲,所以曹營的將士們才沒有對他痛下殺手,其實這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正常人是絕對不可能在那樣的重重包圍中,殺出去的,如不是曹將手下留情,趙雲絕沒有活著出去的機會。現在再來看看關羽當時的情況,關羽被圍困於麥城的時候,已經年過半百,戰力和體力自然不能和年輕時相比較。
而且當時關羽心中只有悔恨,悔恨自己沒有聽從馬良的建議而導致失了荊州。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劉備和諸葛亮臨行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讓關羽守好荊州,如今大勢已去,荊州已丟,所以關羽心中早就埋下了殊死同歸的決心,並沒有想著自己能夠衝出重圍。再者就是身後的追兵實在猶如餓狼一樣,緊緊咬著關羽不放,無論是曹魏還是孫吳的戰將,都想以擒殺威整天下的關羽來建功立業,仇家已然布好了生死局,關羽自然也就放棄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