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孚與司馬懿是什麼關係?曹芳被廢為何司馬孚會大哭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孚與司馬懿是什麼關係?曹芳被廢為何司馬孚會大哭

說起司馬懿,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或者很是瞭解,但說起司馬孚或許瞭解的人就不多了。那麼司馬孚司馬懿什麼關係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司馬孚,他也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司馬炎逼迫曹奐禪讓,然而此時司馬孚卻是淚流滿面的與曹奐告別。這並不是第一次,早在曹芳被廢時他就在宮中大殿放聲大哭。那麼司馬孚為何大哭呢?

公元266年,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奐禪讓,定國號晉,魏晉易代。司馬孚作為司馬炎的叔祖,告別曹奐時淚流滿面地說:「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純粹的大魏之臣」。這位司馬家族的長老已不是第一次令掌權者極為難堪。

早在司馬師執政時,魏帝曹芳被廢離宮,司馬孚就旁若無人地放聲痛哭。魏帝曹髦被司馬昭手下殺掉時,朝廷百官都不敢去,司馬孚卻「枕帝屍於股,號哭盡哀」。司馬孚為何屢次做出有損家族顏面、不符閤家族(皇族)利益的舉動?

司馬孚是司馬懿之弟,生於180年,以當時罕見的九十二歲高齡卒於272年,一生橫跨漢末、曹魏和晉初三個歷史時期。司馬孚不僅參與了司馬氏從地方儒學家族到曹魏權臣家族,進而成為新朝代領導者的完整歷程,也見證了士大夫的代表性行為風範從砥礪名節、捨生取義向隱逸談玄、放縱不羈的轉變。

西漢和東漢都存續兩百年左右,但東漢進入中期之後就長期衰落,宦官和外戚輪流掌控朝廷,政治黑暗腐敗。士大夫群體一方面大起清議,揚清激濁,以明邪正之道,一方面奮其智力,打擊宦官和外戚,以挽救危局,東漢政權才得以勉強支撐,近百年傾而未顛,決而未潰。

在司馬懿之父司馬防時期(149-219年),司馬家族已被視為儒學家族。司馬防為人方直公正、近乎古板,對八個兒子的要求極為嚴格,「諸子雖冠成人,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

司馬孚出生之時,是第二次黨錮之禍後期。168年,太傅陳蕃與大將軍竇武欲誅滅宦官,事洩,宦官先發制人,兩人皆被殺。宦官集團趁機誣陷黨人,以皇帝名義大興牢獄、緝拿士人,黨錮之禍再起。七、八百名黨人遭殺害、流徙和禁錮,黨人的父子兄弟、門生故吏甚至五服以內的親屬,皆被罷免官職,禁錮終身,其中代表者是李膺、杜密和范滂等人。

李膺,是黨人「八俊」之首,為人剛正不阿,而且「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擔任司隸校尉期間,李膺嚴厲懲處閹宦子弟黨羽,宦官對他又懼又恨。第一次黨錮之禍時,李膺被捕入獄,後來免官還鄉,士大夫都認為他道德高尚,足以為天下楷模。

李膺也沒有辜負天下士人。第二次黨錮之禍爆發,他本有機會逃脫抓捕,卻慨然投獄自首,被拷打致死。汝南名士范滂也是主動投獄,同樣視死如歸:「身死之日,願埋滂於首陽山側,上不負皇天,下不愧夷、齊。」杜密是李膺的穎川同鄉,與李膺齊名,也名列「八俊」。第一次黨錮之禍與李膺同時入獄,同樣免官還鄉。第二次黨錮案,杜密又與李膺一起入獄,不願再受拷打折磨,憤然自殺。東漢士大夫群體捨生取義的高蹈風範,今人為之擊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