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只是一個毛頭小子 司馬懿為何懼怕曹叡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叡只是一個毛頭小子 司馬懿為何懼怕曹叡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曹叡和司馬懿,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晉書》記載,曹操曾告誡曹丕,司馬懿這傢伙面相不善,以後一定會干預你的家事,所以你得提防這點兒。但曹丕與司馬懿關係非常鐵,並沒有聽曹操的話,司馬懿在曹丕當政時期受到重用,這也是司馬懿崛起的第一步,曹丕去世時,司馬懿被定為輔政大臣之一。

既然《晉書》借此說明司馬懿早有帝王之志,他為何不趁著曹丕新喪,曹叡年幼之時獨攬朝政,而非要等到曹叡去世十年之後才動手?

《晉書.宣帝紀》中對司馬懿的塑造非常之正面,用現代話說,司馬懿如同「能力超強的白蓮花」,他年少之時才名遠播,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犯錯,他能戰勝任何對手。顯然晉書對司馬懿的吹捧過了頭。實際上,曹操時代的司馬懿根本沒有得到任何重用,他的職位不過是文學掾——一個小幕僚。而曹操徵召他的真實理由也值得玩味,如果真因為他才能出眾,以曹操用人的特點,司馬懿的地位絕不會僅限於此。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與曹操乃是故交,且對曹操有提攜之恩,曹操提攜司馬懿,大概率是看在司馬防的面子上。類似的做法在東漢末年的政治生態中非常常見。

曹操晚年將司馬懿派往曹丕身邊輔佐,由此司馬懿與曹丕建立起聯繫網絡,曹丕爭奪繼承人資格過程中,司馬懿出力不少,因而受到曹丕重用;另外,司馬懿與曹丕年齡相差不大,因而二人建立起較為不錯的私人關係。

因此,司馬懿能用心輔佐曹叡,一方面基於君臣之義,另一方面基於和曹丕的私人交情,這兩種關係網絡的交疊下,司馬懿作為受到漢末「清流」影響的士人,很難不去踐行自己應當履行的政治義務與道德義務。

不過從司馬懿後來幹掉曹爽,獨擅朝綱的舉動觀之,此人絕非善類。說他在曹叡登基後無半點篡逆之心,很不現實。故而,他為曹叡安心效命,絕對不僅因為曹丕之緣故。實際上曹叡年紀雖然不大,但政治天賦非比尋常,頗有乃祖曹操之風範。曹丕去世後,孫權看準時機發兵北伐,新繼位的曹叡在瞭解戰況後作出指示:東吳軍隊水戰是強項,但陸戰非常拉胯,只需要用計讓東吳兵上岸,則其必定戰敗退兵。後來戰事進程果然如曹叡所料。當時,曹叡只是個年僅十六歲,忍受著巨大喪父之痛的青年,面對強敵居然能無比冷靜,其才略可見一斑。

對待司馬懿這樣恃功自傲、野心勃勃的陰謀家,曹叡也有自己的一套。既然司馬懿打仗有一套,那就讓他去打仗,至於朝政那就少參與。如此做法雖然可能令司馬懿在軍隊中配置一定的個人勢力,但可以完美實現消除司馬懿對朝堂的影響。按照正常情況,司馬懿一死,則曹叡可以立即派人接管軍隊,其在軍隊的勢力可緩緩肅清。曹叡一朝很長時間內,司馬懿都在到處征戰,不是在關中抵禦諸葛武侯,便是出征遼東討伐公孫淵,很少參與國家大事。而司馬懿也明白,曹叡不是個善茬,但凡他敢有絲毫悖逆之舉,一定不會有好下場。所以,他對曹叡非常之恐懼。

但人算顯然不如天算,年紀輕輕的曹叡居然走在了司馬懿前面。而曹叡在臨終之前頭腦發熱,臨時撤換了以燕王曹宇為首的托孤大臣,而將司馬懿與曹爽二人列為新的托孤之臣,無疑給了司馬懿機會。

假使曹叡能多活二十年,司馬仲達斷然是沒有機會竊取曹魏天下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