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出生與成長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否有勇無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呂布的出生與成長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否有勇無謀?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呂布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作為三國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呂布的形象幾乎已經定格在這樣的評語之下:有勇無謀,見利忘義。呂布之勇,我想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三英戰呂布」不僅使劉關張三人登上亂世英雄的舞台,更能反映出呂布武藝的高強。重點在於他是否見利忘義。

傳奇性的出生和神話般的成長

傳奇的出生首先簡述呂布的傳奇性。歷史似乎都是這樣,「厲害角色」總會有異於常人的地方,呂布也是如此。據史書記載,呂布的出生具有一定的傳奇性。

公元某年,黃氏移至染織作坊,屋外突然人生嘈雜。眾人聽到後紛紛出外觀之,但見西北上空彩虹映現,光彩奪目,非常奇異的一個景象。緊接著五原山崩地裂,地動山搖。黃氏欲生,身感不適,腹中疼痛難忍,盆骨悶脹,羊水外溢,寸步難行,遂臥於布匹之上,過了一會產下一名男嬰。

這男嬰出世非常奇特,並沒有因恐懼不安大聲哭喊,反而自斷臍帶,其雙目有神,兩拳緊握,站立面前,黃氏驚奇,急擦去污物抱入懷中。後來講給呂良聽後,大呼:「吾人神也。」由於呂布是在布上出生,即命名呂布。

神話般的成長呂布自幼聰慧,一點就通,從小跟隨母親習文作畫;但同時也生性好鬥,力大過人,喜歡舞槍弄棒,身高體重都與同齡大大不符,稍年長於他的人都不敢同他玩耍。唯有面對女孩時才溫順體貼,同之前判若兩人。

5歲時的呂布常隨牧馬人野外放馬,並且喜愛馬,見馬就興奮異常。他騎在馬上自如自在,手持一根木棍酷似一名勇士,那時就能持棍刺擊野雞野兔。7歲時,即可單獨騎馬追擊野狐山鹿,且從未空手而歸過。

11歲那年,匈漢兩族在白馬寺廟舉行大型慶典,呂布隨父參賽。賽馬比賽中,他的馬快如箭,騎術高超,英姿雄展,一舉取得了騎手榮譽。在觀摩摔跤比賽時看到從無敗績的對手,心中甚是不服,叫囂上場。

勝者一看是個小孩子,全然不將他放在心上,但幾個回合下來,呂布將他撂翻出場後,他吃驚了,全場觀眾也吃驚了,從此呂布的名諱在五原地區家喻戶曉。

其實我本人並不信這些東西的,但就像史書裡記載的劉備「大耳,臂長似猿」,劉邦「赤帝之子,斬殺化身為白蛇的白帝之子起義」,曾國藩「巨蟒轉世」等等,皆為傳世佳話,所以覺得有必要添上這麼一筆。

呂布是否有勇無謀

呂布其實並沒有小說裡那麼不堪,他是有謀略的。那為什麼呂布的形象會被定格在:有勇無謀,見利忘義的評語之中?

其中固然有小說故意刻畫的成分,但我認為還有一部分不可忽視,曹操也曾說過他「有勇無謀」。曹操的影響力至今猶存,曹操的謀略、手段被各朝各代高層人物學習模仿應用,比較成功的例子就是土匪出身的張作霖坐上了民國大總統的寶座。

歷史學家評價曹操的智謀手段遠在司馬仲達之上,那呂布這等稍微有點「小聰明」的人怎麼可能會入得了曹操之眼?所以,曹操並非真正的有勇無謀,只不過是不如曹、劉罷了。對於這種說法,我有充足的論證,諸位往下看。

殺丁原。呂布殺義父丁原從中國倫理道德上確實說不通,但他也有個人人性的一面。大家看《三國誌》也好,《三國演義》也行,裡面都提到了:丁原任命呂布為主簿。主簿就是一個文官,讓堂堂「三國第一猛將」每天算賬、寫字,「英雄豈有出頭之日?」換誰誰都會反抗吧。在當時那種情況,想出頭,殺義父或許是他最快「出頭」的方法,但絕不是唯一方法。董卓死後,呂布曾勸說王允把董卓的部下盡快處理。對於這件事情,我們能夠從王允不接受勸告而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中看出。張飛留守徐州曾發誓不飲酒。當張飛耐不住「寂寞」飲酒之時,部將曹豹(呂布岳父)勸告他,他得知曹豹身份後暴脾氣就來了,胖揍了曹豹。呂布得知後夜襲徐州,用了個說法:為岳父打抱不平。(是不是與曹操喪父,欲奪取徐州的借口如出一轍?)這些足以證明了呂布是懂智謀的,當然是跟我們這種普通人相比。「有勇無謀」這種話只有曹操等英才才有資格稱他。

呂布究竟是不是小人

我上面的論證多多少少也能反映出呂布的道德觀、思想觀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但究其背景,大多數情況下我個人認為是局勢造成的。

時勢造人不管是何方神聖,都無法左右時勢的發展,這句話無從爭議吧?

那我們來細看三國眾英雄。眾英雄起步的時候大都有屈身於人的經歷。就說劉備、關羽、張飛,前前後後投靠過十多人,往往是投靠一段時間即不辭而別;在來看孫策,《三國演義》簡化了孫策投靠袁術的過程,孫策的做法也相當於認袁術為義父了。

袁術這個人,與董卓實為一丘之貉。三國裡也有不少人曾為黃巾賊,周倉、廖化、趙弘等等,他們的行為也算是認賊作父嗎?曹操也曾作為何進的下屬,何進是個好鳥?

另外還有一個人情世故的因素存在,當時的呂布在董卓手下為官,試想,一個領導抬舉你跟你攀親戚,你能對領導說:「你在做夢」?除非你看淡了人世間的功名利祿,要不然最好不要「以五十步笑百步」了。

為人之道說起呂布的為人,在演義中,作者刻畫的呂布是一個貪生怕死、驕橫跋扈的人,還特意杜撰安排了張遼罵呂布怕死的情節,這完全就是小說家們的曲筆。畢竟,羅貫中老爺子以蜀漢為中心,張遼又將是蜀漢著名將領,特意抬高的事也見多不怪了。

史料中,呂布是頗得民心的。他戰敗後,手下大將高順等不降,陳宮慨然求死,都足以說明呂布的待人之道是有合理之處的。戰敗之際「布與麾下登白門樓。兵圍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布令左右取其首詣操」可以看出呂布是不怕死的,「左右不忍」,在生死關頭左右不忍拿呂布首級苟活,也能看出呂布的待人之道是得到部下的尊重。

處世之道定結局呂布的處世之道才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敗筆,以至於最後命喪白門樓。呂布雖與劉備一樣,在亂世之中飄忽不定,但劉備素以「仁義」著稱,劉備雖然投靠很多人,但沒有給他們留下壞印象,在軍閥群起的三國,名聲依然俱佳。

但呂布沒有做到這一點,他殺丁原、誅董卓、襲徐州,都給自己留下了讓他人「針對」的把柄。尤其是他自以為武功高強、導致自負至極,絲毫不懂隱藏鋒芒。為了去掉強敵,劉備對曹操的「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導致命喪白門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