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誌平話》中。貂蟬是關西臨洮人氏,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我們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通常說三妻四妾,皇帝則說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三千佳麗等等。但古代的婚姻是有規則的,並非是男人就可以為所欲為,尤其是妻室,其地位是相當重要的,通常說的三妻四妾在現實中一般是不會出現的。
因為妻子通常只有一個,即正妻,而其他的都是妾,所以說娶妻納妾,妻子只能娶一個,妾可以多納,但是這些妾的身份比之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妻子是法律認可的,迎娶時按一定的規則,找媒人,下聘禮,正所謂明媒正娶,要舉行拜天地入洞房諸如此類正規的儀式,娶進來後妻室在家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
俗話說「男主外,女主內」,這裡的女自然不是說妾,而是妻。妻子在對家中的事務,尤其是閨房內的事有相當的權力,甚至對老公納妾行房都有權干涉。假如夫妻離婚那也要寫「休書」,而妾不同了。
一般說納妾,不說聘禮,只稱為「資」,意思就是把你買回來,入房後也是低妻一等,要聽從妻室的吩咐,討好妻室,地位比一般的奴婢也高不到哪裡去,甚至可以說是變相的奴隸。
一般有說寵姬,還有上文說到的貂蟬的身份侍婢歌伎,就是妾的變種,而且連妾還不如,純粹是主人的玩物,沒有地位可言。
如著名的大詞人蘇軾,就曾經在流落異鄉時把自己的妾一一送人,就如同送物品一般,儘管妾王朝雲留在了身邊一直陪伴自己,但她也就是個妾,不能升為妻,連其墓碑上也沒有妻這個字眼出現。
再如春秋時期,有一著名的絕纓宴,就是楚王在宴會時突然滅燈,而自己的寵姬在黑暗中被人抓住手不放,寵姬扯下對方的纓帶,並要求楚王查出犯罪分子替其出氣。
但是楚王卻要求眾人拿下纓帶後點燈,日後那無禮之人立功,楚王還將自己的寵姬送於他,這被傳為美談。也就因為是姬,所以即便再寵愛也是玩物,送人當時被稱為美談,要是換了王后,就絕對不會如此了。
妾的身份是如此低下,和她被納時的地位有直接關係,一般家境好的女子都不會甘心作妾,而男子尤其是官宦貴族娶妻時更是考慮妻室背景,正所謂政治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所以妻子在家都有一定的地位,而妾大都沒有此類的背景,所以低人一等。
只有為丈夫或者說主人生下子嗣後會好一點,但是就算如此,妾的子嗣也要低人一等,如袁紹就被傳是妾室所生,所以被袁術看不起,一度指責其不是袁家人,對此袁紹的反應是大怒,可見他對自己的身份也是十分的忌諱。
而且就算生下兒子,假如主人不在乎,尤其是子女眾多時也是毫無用處,蘇東坡在將自己的妾送人時據說其中就有懷孕的。
所以,在年輕貌美的時候博取家中最重要的人也就是丈夫的好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古典小說裡常讀一女子在嫁後如何如何得寵,如貂蟬一般,那大都不是妻而是妾室,因為妾為得丈夫好感,什麼辦法都要想。
而妻子地位穩定,丈夫對其也要敬愛有加,對於博取丈夫好感的渴望就沒這麼強烈了,我們都稱老婆為黃臉婆,說那些迷戀男人的人為狐狸精,後者往往就是那些妾室,實在是因為老婆沒有必要爭寵所以不注意打扮,而妾室為了爭寵就要處心積慮打扮自己。
如果說《三國演義》中,董卓迎娶貂蟬為妻,那一切的一切就不合邏輯,人們會覺得貂蟬已為人妻室還要勾三搭四實在是不應該,也會覺得呂布為了奪人妻如此做實在是過分,但是貂蟬的身份為妾,世人就認同了。
也是因為如此,古典小說因為避諱,在著力描寫的愛情故事或者演義傳說中色藝雙全的女子大都是妾妓之類,真正的妻只能從正史中尋找了。
在貂蟬的出生地點與身份已經初步明確的情況下,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來討論下一步的動向了。貂蟬到底幹了什麼事情呢?
說到這話呀,我們還要從東漢末年那時非常動盪的形勢說起。
呂布死後貂蟬去哪了 是誰搾乾了她的歷史價值?
歷史上的絕色美女太多,說不清誰最美,她們都有著離奇的傳說,也有著纏綿悱惻的故事,香艷或淒美,無不讓後人羨慕。
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項羽因為虞姬而裹足不前,終被十面埋伏,自刎於烏江,而他的虞姬這個楚漢時期的第一美女也為他殉葬而死,演繹出霸王別姬這一流傳千古的經典淒美愛情生死別離。
跨越漢朝,幾百年後英雄美人的悲劇再次上演。這裡要說的是呂布的夫人貂蟬。呂布是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根據《米脂縣志》記載:三國時的天下美人貂蟬是他的夫人,稱貂夫人。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創作出了一個完整的貂蟬形象,在呂布與曹操的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曹操令人將貂蟬和呂布其他家人一同押回許昌,從這之後貂蟬的結局便成了謎。
關於貂蟬的生世野史中有這樣的交待,姓霍,無名,自幼才華出眾被選入漢宮,成為掌管頭飾冠冕的女官,稱為「貂蟬官」。後因躲避董卓造成的宮亂逃出皇宮,在逃亡中被司徒王允收留,並收為乾女兒,也正是因此王允成了歷史上最有名的乾爹。
還有另一種野史的說法,說是貂蟬被曹操待會許昌後做為侍女一直在曹操身邊,後來曹操招降關於,送了十個美女給關羽,貂蟬就在這十個裡面,曹操要她們去勾引關羽,當關羽聽到貂蟬報了姓名後感念其對呂布的忠義,揮手讓她離去,貂蟬明白關羽的意思,回到房中後就上吊自殺掉。至於後人說關羽月下斬貂蟬是戲說,但在這個版本的流傳中貂蟬的死確實與關羽有關。
歷史學者對貂蟬的研究一直存有爭議,普遍認為真正的歷史上不存在貂蟬這樣的人,她的形象多是後人的杜撰到明朝時經有羅貫中統一加工整理創作出來的小說人物。
在筆者看來,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最後一次提到貂蟬是在白門樓上,自此之後貂蟬便再沒有出現在小說中,原因很簡單,至此貂蟬的歷史價值已經被搾乾,作為一個女人她在歷史上已經沒有價值了,就連野史中的「關羽斬貂蟬」,其價值也是勾引關羽。
作為一個女人在末年戰亂中是可悲的,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樣一個悲天憫人的絕色女子幸虧是杜撰出來的,倘若歷史上真正有這樣一個生世命運悲慘的絕色女子,那簡直就是歷史的罪過。
曾經耗費大量筆墨渲染貂蟬義舉的羅貫中,對貂蟬「長安兵變」後的描述,始終著墨不多,三國演義上最後一次提到貂蟬的時候還是跟呂布一起在白門樓被曹操圍困時,後來呂佈兵敗身死就沒有說明了。在歷史價值被搾乾之後,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拋棄。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問她的下落,繼而任意虛構故事,以致其結局形成了「慘死」和「善終」兩大類型。